枫影夜读 #164 Yuval Noah Harari – 《未来简史》

2021年1月20日 · 4 years ago

枫影夜读 #11——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枫言枫语·每周读书”在 153 期后结束 以“枫影夜读”为名重新开始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的《枪炮、病菌与钢铁》(“Guns, Germs and Steel”,简称 GGS),阅读过程中一直让我想起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无疑后者深受前者影响。不过相比起 GGS 有些佶屈聱牙的学术派写法,赫拉利的语言要流畅得多,这也许是他的作品近些年来在多国畅销的原因之一。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赫拉利《人类简史》的续作——《未来简史》(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关于这个颇具营销意味的书名我们放到最后作为花絮讨论。抛开书名,《未来简史》是我个人在 2020 年读到的第二本五星好评的书,话题新颖且内容翔实,语言流畅更旁征博引,逻辑严密而发人深省。喜欢本书并不代表赞同全书观点,我更喜欢的是他十分有趣且引发思考的部分。

21 世纪的现象与问题

生活在 21 世纪的我们,每日目睹许多奇人异事,各种热点潮来又潮去。过去几千年不可能发生的奇迹现在可能每隔两年就会出现一次。特斯拉自动驾驶,Alpha Go 打败人类棋手,川普当选美国总统,“能够 996 是修来的福报”等超乎想象的事件层出不穷。

人类觉得“万事皆有因”,喜欢追根究底。《枪炮、病菌与钢铁》就是作者 Jared 面对新几内亚的朋友耶利的问题而引起的深度思考。《人类简史》的分析方法与GGS 雷同,而《未来简史》则构筑于《人类简史》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总结人类社会现状,再根据现状推导未来。

开篇第一章作者提出了人类世界的新议题:在基本解决了饥荒、瘟疫和战争之后,人类还能做些什么?作者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可以用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工程和非有机生物工程来“升级自己”,而这种追求也使得人类成为“超人类”,从智人(Homo Sapiens)变成智神(Homo Deus)。未来的人类可能会追求永生,而永生则使得“如何达成幸福快乐”成了关键问题。

接下来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层层递进,探讨人类为什么会走向这个道路,如何走向这个道路,以及未来的我们在道德、伦理、政治等各个方面会受到什么样的挑战。讨论未来需要想象力,需要通过在脑中构建尚未到来的条件,并以此推演出各种全新的现象。所以作者在开篇就提醒大家,这不是一本预言书:

研究历史,就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让我们能看向不同的方向,并开始注意到前人无法想象或过去不希望我们想象到的可能性。

作者甚至还举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的例子,用来说明马克思的思想一旦为资本家所研究,资本主义也就发生了变化,马克思所预言的世界也就不会到来。一方面这种说法规避了“预言不准”、“大言不惭”的评论,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可以引发读者思考而改变未来,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全书结尾,作者也根据自己的基础论点提出了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思考这三个问题来驳斥作者的理论基础,从而让本书的语言彻底崩塌。不过这不仅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也需要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更需要在作者已经搭建好的理论框架下进行驳斥,门槛非常高。

关于未来

科幻小说家可能是最喜欢想象未来的人群之一,科幻作品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类别。不过小说作品侧重点在讲故事,科幻元素往往只是提供背景,帮助人物构建新的冲突,并在新技术的突破和限制下讨论问题。而《未来简史》则是基于当下,想象新技术普及的未来将会面临的种种挑战。

如果说种植牙对身体改动太小不算义体改造的话,那么义肢、义眼、人工心脏这些重要器官的植入算是眼下能看到的较大的身体改造了。以目前人类科技的发展趋势,实现赛博朋克式的全身义体化指日可待。现代医学的出现改变了人类求神拜佛多于求医问药的历史,挽救生命于危急关头似乎成了所有人的基本预期。但纵观人类历史,“自然死亡”只占每年死亡原因的很小部分,战争、疾病、饥荒是大头,是现代医学给人们带来“生病了就找医生治好”的希望。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未来人类追求的可能是“升级”,更进一步则是“永生”。

假如未来人类真的实现了永生,那么现行的道德伦理和社会法律将不再适用,未来社会将发展出全新的伦理观。赛博朋克小说把未来描述成拥有一切又一无所有,科技发达又生活低下的废土社会;反乌托邦小说把未来描述成基于科技的高度统一与控制,冷冰冰的绝对理性社会。而我们的作者则把人工智能搬上舞台,展开了一场从人文主义到数据主义的讨论。至少在我看来,这三种未来都是悲凉的。

我曾经问过几位不同的朋友这几个问题:

如果种牙的你还是你,那么更换了义肢、义眼、人工心脏、人工肺的你还是不是你?
如果更换全身部件后你还是你,那把你的意识与记忆复制一份到云端,这个复刻的你还是不是你?
如果云端的你是你,现在又有这样的科技与机会,你会把自己上传到云端获得永生吗?

事实上目前没有人知道复刻的你还是不是你,许多人强调人的唯一性,但是如果肉身的你死掉了,只剩下存活在网络中的基于数据与人工智能构建的你,这个你还是不是你?你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永生吗?

过去长寿或者永生常常带来一个问题:身体是否可以保持年轻的状态?否则以一副衰退到无法使用的躯壳显然无法安度晚年。现在有了义体植入的科技,这点已不再是问题。那么剩下的问题与肉身衰退基本是同质的:没有质量的永生是没有意义的,不幸福快乐的永生是人间地狱。

所以人类幸福快的秘密到底是什么?这同样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而科技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且不说现在的科技对大脑的理解十分有限,即便我们实现了《仿生人会梦到电子羊吗?》(电影《银翼杀手》的原著小说)那样通过植入电极电脑,可以用按钮操控自己情绪的技术,仅仅是调节情绪获得快感那就是人类所追求的幸福吗?看看全球多数国家禁止的各类精神药物吧,这个东西显然不是人类所要追求的幸福快乐。

在《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中更提出人类的终极目标不是追求快乐。在《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中作者通过哲学推理同样否定了可达成的目标对于幸福快乐的意义。那么在一个“996 是福报”的时代,什么样的东西才是幸福快乐呢?什么样的非终结性目标才是人类幸福的关键呢?我觉得这是《未来简史》中第二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作者在本书的讨论中,基本上避开了无法回答的哲学问题,用“无法刹车”来忽略哲学上的讨论,仅从比较好推测的科技发展趋势入手,这点可谓十分明智。上述问题诸如“我还是不是我?”、“什么样的东西对我来说才是幸福快乐的?”,归根结底是“人文主义”问题,是人类观察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从人本身出发去思考的问题。但如果未来并不是人文主义的天下,未来并不需要人类,并不需要意识,不需要情感,不需要主观体验呢?

在围棋界大放异彩的 Alpha Go 有主观意识吗?它需要知道复刻的它是不是它吗?它需要追求“人类认为的幸福快乐吗”?答案是否定的。

人类社会已经存在大量的 AI 渗透了,未来也只会越来越多。虽然目前世界的大多数还是人类,但是很抱歉,“掌握历史方向的从来就不是大多数,而是一小群向前看的创新者”。在《银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中作者提到有一个由老鼠文明建造的超级计算机,他从很多很多亿年前开始,就为了计算一个宇宙的终极问题。这个超级计算机就是地球,地球上的老鼠都是老鼠文明能用来监视地球运算的。但是很多很多亿年后老鼠文明早就忘了这个终极问题是什么,但是他们都在等待这个答案,最终这个答案快计算出来的时候,地球被要修建宇宙隧道的拆迁队拆掉了。

虽然这是一个夸大的反讽故事,但是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 AI 领域。《未来简史》举了一个例子:一开始可能某一位科学家设计了一个 AI,希望它以最高优先级,尽可能计算 π 的精度。如果这个 AI 连上全球物联网,它可能会攫取一切可能的资源用于计算。如果它发现地球的资源不够它可能会发展太空文明,去其他的星球获取更多资源,这些后果是不可预知的,而一切的起源都来自计算 π 的精度这件小事。

我在阅读尤赫拉这本书的时候,一开始是越读越兴奋,然后是越读越沮丧,最后是越读越悲观。作者知识渊博,逻辑严密,论点掷地有声,难以反驳。如果说读完本书我还能够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度的话,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没人能预测未来,未来是多维的,存在多种可能性。尤赫拉所说的不过是其中一种,我也不知道未来会是哪一种。本书的基本论点还是基于作者熟悉的“西方文化”,所举事例也多为亚伯拉罕诸教(作者身在耶路撒冷),对东方文化甚少提及。所以我觉得至少除了基于“西方文化”推导的未来以外,人类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也许会诞生形形色色的未来。
  2. 尤赫拉的推理基础有部分事例不一定能符合发展预期,比如他提到 Windows 的助理 Cortana 很智能,现实是这东西真的很难用。当然他提到的 DeepMind 的发展目前还符合预期。另外是对于医学发展是否一定会用于人类升级和永生一事上,有人提出未来更可能通过基因工程做针对每一个病人做“个性化”定制,而非用一种药物治疗所有人,我觉得在理。基于这两个例子,我以为尤赫拉虽然是历史专家,却不一定是生物工程、计算机工程的专家,所以他的推理基础其实也没有那么严密。
  3. 尤赫拉写出本书本意也不是为了断言未来,而是为了引发讨论,我以为这点十分有效。阅读过本书的朋友不一定同意他的观点,但多数都受他启发而引出不少思考。

尾声

我觉得是作者的思维和前提给本书做了一个极强的约束和限定,以至于在他的逻辑框架内一切都那么自然合理,所以被作者的推理带着走到了一个近乎悲凉的,没有人性的未来——人类会被无意识的高智能所取代。

作为一名人类读者,一边读一边觉得害怕,我抱有一半的悲观和一半的乐观。相信未来不是单一直线而是丰富多彩的多种版本,人类才更有勇气活下去不是吗?连作为人的快乐都被否定的未来就太不未来了。

人类不是纯粹理性的动物,人类是有主观意识,情感体验的动物。尽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件,不同的目标,需要不同的策略来达成。但是人类天然的情感体验不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吗?比起全盘否定人文主义,我更希望把头埋进土里,呼吸浪漫主义的芬芳,让自己保有一丝美好的幻想。

花絮:关于书名

本来我还想吐槽一下这个书名的中文翻译,颇有营销的意味,但是稍作研究发现这译名还是挺忠实于原著的。前作《人类简史》是赫拉利根据他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时一系列讲稿,用希伯来语写成。原作名为 קיצור תולדות האנושות‎(从右往左书写),于 2011 年出版。英文版书名则译为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于 2014 年出版,是赫拉利在朋友的帮助下自行翻译的。所以这两个标题都可以代表作者的本意。

中文译名采用的是英文的副标题,我本来想说如果书名为《智人:人类简史》那可能就没什么市场了,结果根据我不彻底的 Google 和几个希伯来语翻译网站对比,希伯来语的原名应该就是“人类简史”,所以中文译名是忠于原著的。

同样的,《未来简史》的原书名为 ההיסטוריה של המחר,英文版名为 "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直译是《智神:明日简史》。至此,这两本书的中文译名虽有营销意味,但忠实原著。不过 2018 年赫拉利出版的另一本书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则被译为《今日简史》,这就真·强行“简史”了。

相关播客节目

我在"枫言枫语"播客节目中也对本书进行了讨论,欢迎大家收听。

推荐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枫言枫语"订阅收听。

这里是节目链接: 枫言枫语播客 - Vol. 32 未来简史,当旧神遇上新科技

参考资料

  • 我的评分: ⭐️⭐️⭐️⭐️⭐️(5/5)
  • 标题: 未来简史
  • 英文标题: 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 作者: Yuval Noah Harare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年: 2017 年 2 月 15 日(原作希伯来语版 2015 年出版,英文版 2016 年出版)
  • ASIN: B01MYH8A99
  • 版本: Kindle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