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游记之二——日升昌

2013年12月26日 · 11 years ago

日升昌

image

我们到平遥的时候是秋天,秋天的阳光慵懒如猫,摊在墙上。我们沿着北大街一路往南,很快就走到了东西南北大街交汇的地方。

这里人头攒动,四条大街的人流汇在一起,老人小孩,游客团体熙熙攘攘,路边的香草肉热腾腾地冒着蒸汽,街上的各种金字招牌在阳光底下晃晃地闪耀着许多不知真假的流传了千年的名字。我们穿过人流,来到一个人气颇旺的院落门前,抬头一看,嗯,来平遥的目的地到了。

如果说尹吉甫征俨狁是平遥诞生的伊始,那么眼前这座大院——日升昌票号——便是平遥兴衰的见证。自从雷履泰和李大全于道光三年(1823年)创立了日升昌,这家票号就注定了要让平遥在百年之中一跃而成全国的金融中心,又在朝代更迭之中辗转而终究一落千丈。日升昌票号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代皇帝和中华民国,鼎盛时期分号遍布汉口、天津、济南、西安、开封、南京等地共四十多处,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当时各地富商争相仿效日升昌开设票号,而全国五十一家票号就有二十二家在平遥,可以说是日升昌成就了平遥,使其在历史中留下灿烂的一笔。而今再看日升昌旧址,昔日繁华不在,宏伟的院落被熙熙攘攘的游客拥得水泄不通,站在大掌柜房门外,连转个身都困难,真是哭笑不得。

image

大掌柜房看上去颇为窄小,布置也极简单,跟账房满屋算盘天平笔墨纸砚相比,更像是一间供人沉思的静室。好在因此游客大妈们都对这间小房间不太感兴趣,可以在此驻足多看一会。当年创始人雷履泰便是在此冥思苦想,一边探索一边带领着日升昌一步步走向巅峰。雷履泰也不是凭空就能创造出这么一个惊世骇俗的行业出来,日升昌的成功有个先决条件:晋商的兴盛。

晋商本以经营边防军需物资起家,随后又经营“盐运”,凭着山西南部的盐池,在卖盐的期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后来徽商兴起,逼得晋商把目光从盐运转向对外贸易,在明末通过向后金走私大量军火等物资又重新兴盛起来。到了雷履泰时期已是清朝道光年间,晋商已经遍布天下,雷履泰当时所供职的李大全的“西裕成”颜料庄,除了平遥达薄村本部拥有颇具规模的手工作坊之外,在北京、天津、汉口、重庆等地都有分庄。这就给了雷履泰大展宏图的客观条件:有雄厚的资金,有遍布各地的分庄,有遍布天下的晋商,即广大的市场。

当时晋商在外,往家里捎钱的时候极为不便,大量钱银必须走镖,镖费贵而且并不安全,于是有人便想到把钱交给西裕成分号,由分号掌柜亲笔写信给总号,最后再到平遥总号取钱。起初还只是朋友亲戚相求,并不收取费用。后来同乡觉得这种办法挺好纷纷来投,甚至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于是雷履泰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便是借鉴史上汇兑的经验,兼营起汇兑业务,初试之下,盈利颇丰。终于道光三年,雷履泰和李大全共同创设了“日升昌”票号,从颜料庄转而经营汇兑生意。

image

从零开始创设一个票号实属不易,除了雄厚的财力和遍布天下的分号,还要有极好的信誉和极高的人才管理能力。雷履泰在创设“日升昌”之后,业务日渐繁忙,由此推想其他各地的商人托镖局押运银钱一样会有诸多麻烦,于是除了颜料庄原有的分号,又在濟南、西安、開封、成都、重慶、長沙、廈門、廣州、桂林、南昌、蘇州、揚州、上海、鎮江、奉天、南京等地先后设立分号,雷履泰亲自联络晋商,招揽业务,在他的经营下,业务蒸蒸日上,慢慢地不只晋商,外省商人,甚至沿海的米帮,丝帮也通过日升昌进行汇兑,在雷履泰治下,日升昌真正做到“汇通天下”。

image

道光八年,江苏巡抚陶澍曾上奏曰:

向来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处每年来苏置货,约可到银数百万两,……自上年秋冬至今,各省商贾系汇票往来,并无现银运到。

日升昌道光三年创建,短短五年时间,已经成为江苏商人资金往来的主要手段,也因为汇票这种虚拟信用货币加大了市场流通性,而导致江苏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由此日升昌业务之兴盛可见一斑。

日升昌的成功一是靠着李家雄厚的财富,二是在山西占着晋商商路之中心,占尽地利,三是晋商遍布天下,资金流转的需求极强,最后便是日升昌自身信誉保证,最终催使票号的诞生。这些都还是大背景下的客观条件,在运营票号的时候,前无古人之鉴,要从零开始思索票号的发展路线,设计一套稳妥的密文,培养一帮可靠的伙计,都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日升昌除了大掌柜雷履泰,还得有二掌柜毛鸿翙以及其他未入史册的大将方才得以支持。而二掌柜这位奇才也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我们回头再详说之。

且说日升昌兴起之后,山西富商也纷纷效仿,直到咸丰十年,山西票号已经发展到一十七家,光绪中年已遍布全国共四百余家分号。可惜后来太平天国兴起之时,连年战乱导致票号开始衰退,至辛亥革命,山西票号相继倒闭,从此空余大院座座,这一百年间无数个故事被埋进砖缝,在墙上斑斑驳驳,只等着对过往的游人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