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其实并不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古韵盎然的江南水乡,幽僻安逸的世外桃源,黄沙万里的玉门关外,还有咸咸海边的宝岛台湾,都是我顶想去而没去过的地方。这次把山西纳入行程主要还是为了拣一个清净的所在。于是摊开地图,圈点几处,竟一路游上了内蒙。
古城平遥
山西似乎有道不尽看不完的古代建筑,但这一路上最是令人沉浸其中的,还得是平遥古城。现在回忆起平遥的砖瓦与城楼,虽不及凤凰一般具有异族风情,山水烟雨迷迷蒙蒙,但其一砖一瓦之间,一宅一楼之中,却蕴藏着凤凰所没有的历史的故事。在凤凰,看景色,在平遥,我们听故事。
故事从诗经开始: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这几句出自《诗经·小雅·出车》,写的是西周末年,西北俨狁犯境,宣王为中兴周室,命大将尹吉甫北伐猃狁之事,当时尹吉甫驻兵于平遥,修西北二面城墙,被平遥人认为是建城的始祖,而这也是平遥在中国历史记载中的第一次出场。说起西周,为人们所熟识的大约便是开国皇帝文王武王,以及末代皇帝——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这宣王便是周幽王的父亲。其时周朝疆域在经过成、康二帝的开拓后已经北至肃慎,南到汉水,东到大海,西至渭河,幅员辽阔。但是其后由于西北戎狄逐渐壮大,国家处于常年征战之中,历经四代皇帝,国力耗尽。直至周宣王时整顿朝政,才使国力有所复兴。当时平遥的位置正处犬戎西周边境,乃军事重镇,于是这道战火中修起的城墙,从公元前八二三年,便默默俯视着这座古城两千八百余年的兴衰起伏。
尹吉甫与平遥的渊源只是传说,除了诗经以外,便是清光绪八年的《平遥县志 ·建置》中的记载:
旧城狭小,东西二面俱低,周宣王 时,大将尹吉甫北伐猃狁,驻兵于此,筑西北二面。
也已距周朝两千余年。今天再到平遥,除了上东太和门破败的尹庙、人迹罕至的点将台及尹吉甫墓等遗迹之外,再无尹吉甫的音容事迹。平遥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太繁华太灿烂,以致筑城的祖先被掩在城东一角,匆匆旅客流连在东西南北大街,在文武城隍之庙,在票号钱庄之中,而忘却了这遥远的历史。
我们便不曾去寻尹吉甫的古迹,这座城池可看的历史太多,甚至还来不及一一走过便已离此北上。我们从北门开始,走进拱极门的瓮城。拱极二字出自于《旧唐书·礼仪志二》:
叶台耀以分辉,契编珠而拱极。
拱极即指北极星,平遥的城墙于明洪武三年曾大修过,在旧城墙“九里十八步”的基础上扩建成今日的样子。今天站在城墙上俯瞰这座小城,一座座四合院栉比鳞次,皆为灰色的清水砖墙所砌,望眼过去犹如黄沙万里,天地一线,南北大街之间,市楼倚立之下,男女老少熙熙攘攘,一座丰满生动的古城跃然活于眼底,这是一座仍旧活着的古城。
下了城墙,我们沿着古城北大街南下,随意转入一条小巷以避开汹涌的人流。这里同其他古城景区一样,处处有住宿,家家是客栈,不同的大约是这里的客栈多是四合院土炕房,与凤凰的吊脚楼相比有不同的体验罢了。客栈老板娘是当地人,与其交谈只觉当地人许是悠闲惯了,事情多有爱理不理的意思。这让我想起平遥在文革那场浩劫中能完整保留下来的原因:穷。因为穷,拆不起城墙建不起高楼,平遥便一直维持着原状,到后来改革开放了,有钱可拆了,在有识之士的劝谏下,又保留了古城,申请了文化遗产,从而成为中国今天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但即使在今天,平遥也还算是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客栈的老板们似乎只要每年旺季的时候捞上一笔就算了,该过悠闲的日子还是悠闲着。
后来才知道,能住在古城里悠哉悠哉的居民也是有限的。从 1997 年开始,平遥政府为了保护古城,应对日益增多的客流量,开始慢慢迁出古城内的居民,现今古城已外迁近半数人口,只留下 2 万多人。不晓得对迁出的居民来说是幸或不幸,但十几年过去了,平遥的旅游开发似乎都未达到凤凰那般成熟。许是出于保护,许是出于政策,或是本来人们便慵慵懒懒,你来亦好不来也罢,我有我的生活,我住我的古城。
从客栈出来回到北大街,一路商铺食肆虽然繁华,但其实平遥除了冠云牛肉名声在外,其他店铺基本都不入流。这也是平遥旅游开发程度不高的表现之一。北大街一路食肆,吃的名头无非那几样,多属面食,除了名字可能没听过之外,味道都是普通面食的味道,而且淡而无味。价格虽没到其他旅游景区那样高价,但也不算太便宜了。北大街一路下来,除了豆腐脑算挺有味道,就餐的另一家食肆只能说难以下咽,失望而走。
循着地图一路走向南大街,地图上看东西大街是一条直线,南北大街却是错了开来。这与平遥本身的设计格局有关,平遥又名“龟城”,南首北尾,上下东西四门即为神龟四足,城南柳根河河岸蜿蜒,城墙亦随之蜿蜒起伏,柳根河主干汾河在平遥境内是略偏南北走向,于是古城垂直与汾河程略偏东西的南北走向,南城门便立在东南角,再立两口石井意为龟眼。南北大街成“S”形为神龟爬行之态,龟头在东南是朝东摆,龟尾瓮城即拱极门的西北角设计为钝角,则意喻龟尾朝西摆。古人以“龟”筑城,是期望城如龟般固若金汤,长治久安。而平遥历经两千多年仍能保存得这么完好,大约也应了这“龟城”之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