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notes from August 14 – 16.
1. 感谢朋友,又多集一个苹果水杯








发表于: 2025-08-14
之前准备去美国的前一天,把我用了好多年的苹果水杯打碎了,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再买一个。
去到美国又买了个白色款,跟打碎的那个不同。
正好朋友从美国回来帮我带了一个同款,这下我熟悉的黑色小陶杯又回来啦😁
感谢这位朋友,下次去美国我再买个彩虹杯就彻底集齐了。
2. Being There: 万物皆有周期

发表于: 2025-08-15
我一直记得约翰·博格在《共同基金常识》开头引用的园丁Chance的故事。
说以前有个叫Chance的园丁,常年住在一位富人的宅子里,几乎与世隔绝,每天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理花园。
后来富人去世了,他首次走出家门,结果被一位企业家的车子撞到了。他被送到企业家的家里紧急救援。这位企业家还是总统顾问,没几天总统正好来造访。
当时美国经济不景气,多家蓝筹股备受压力,股市濒临崩溃。总统问Chance你怎么看?
Chance一开始有点害怕,后来他思索半天,眼睛盯着地毯说:“在花园里,草木生长顺应季节,有春夏,有秋冬,然后又是春夏。只要草木的根基未受损伤,它们将顺利生长。”
Growth has its season. There are spring and summer, but there are also fall and winter. And then spring and summer again. As long as the roots are not severed, all is well and all be well.
这个故事来自Jerzy Kosinski的小说Being There,后来改编为电影,1979年上映,还获得过奥斯卡提名。
约翰伯格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如何应对经济周期。
最近股市转牛,又会有不少人开始跑步进入杀红眼的状态。但想要秋收需要先春种,在寒冬做好准备,才能迎来春暖花开。
而且不仅投资如此,万物皆有周期。
一个人不会一直精力充沛,一定有起有落。如何应对动力十足的波峰与兴味索然的波谷,将决定我们能否度过寒冬,能否收获果实。
而应对的策略也很简单,Being There。这两个单词表示“一直在场”,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要做到非常不容易。加油。
3. “照搬”苹果包装的徕芬电动牙刷是国产之光吗?











发表于: 2025-08-16
这几年国产品牌徕芬凭借出色的产品设计和跟“对标竞品”相比打骨折的价格,以及铺天盖地的广告,生生杀出一条国产家用电子产品之路。
2019年,由叶洪新创立的东莞市徕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高速吹风机开始崭露头角。这款吹风机长得跟“网红戴森”不能说高度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以前戴森有黑科技,使得他们的产品具有十足未来感。现在中国制造已经具备世界领先的工业水平,所以全国电子制造业最发达的珠三角会诞生这样的企业也就顺理成章。
这几年徕芬在吹风机一举成名之后,又相继推出电动牙刷和剃须刀两款产品,均获得不错的口碑。
我买了徕芬的电动牙刷来试试,它的纸盒包装几乎就是照着苹果做的,包装的供应商可能都是同一家。细节做得也非常到位,一体成型的铝合金牙刷整体做得很漂亮,产品力也在。
多年前珠三角做山寨都是以性价比闻名,但当时的性价比却牺牲了产品的品质,如今徕芬已经能做出品质极佳的产品,代表了制造工艺的巨大进步。
但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也是需要被关注的。无论是戴森的吹风机还是苹果的纸盒包装,都是企业耗费无数资源资金研发出来的。直接照搬显然不是一个被普世鼓励的做法。
再加上一款产品并不是只需要纸面数据,发布即完结,实体的产品生命周期很长,研发品宣只是最受人关注的一部分。产品的品控和售后都是关乎品牌口碑的重要部分。乔布斯为了掌控苹果的售前售后服务都自己做起了线下门店。而徕芬这家“初创”企业,在品控和售后都遇到不少问题。
我买的这款电动牙刷,一搜索有不少人遇到牙刷分离打到牙齿的故障,但我才刚拿到手,要用一段时间再看。
总而言之,徕芬的产品力确实在线,这也多亏了珠三角电子制造业的发达,但是营销方式与“照搬”戴森吹风机、苹果纸盒包装设计的做法,一开始我确实感觉惊艳,但转念想又觉得问题很多。如果他们经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发现这世界上的吹风机形态只剩这一种没有更好的了,发现纸盒包装只剩这一种不可能有更厉害的了,那还是说得通的。但现在看来这些设计应该还是有些能做的改进🤔。还是更希望看到中国企业未来能凭借制造业的实力做出些真正不一样的设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