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影夜读 #185 – 郑雅君《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2023年6月1日 · 2 years ago

同样是在复旦和清华上学的学生,为什么有的人目标明确,大一(甚至高中)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为之争取与努力,采取聪明高效的策略,达成目标。而有些人就茫然不知所措,凭直觉在大学生涯中度日?

《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是郑雅君就读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系时的硕士研究成果。她访谈了多位来自复旦与清华的学生,针对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成长环境、大学生涯与毕业出路进行长期跟踪调研,发现在大学这个特定的场域里,学生们的应对策略以及未来的出路选择各有不同。有的策略在这个特定场域中能获得竞争优势,有些则不然。

郑雅君本人成长于西北小镇的单亲家庭,凭自身努力考入复旦。她本人的大学生涯也同样遇到了“寒门子弟在名牌大学的茫然”,以及初入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会面临的种种挑战。选择研究这个课题,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解答她自身的疑惑。我是听了Steve说的这期节目,Steve与郑雅君的对谈发现的这本书。对谈的过程讲了一些书本没有的东西,读者朋友也可以找来听一下。

虽然在作者研究的样本中,作者这样的出身条件算中等水平,但文化习性的差距与高考的路径依然让作者在研究过程中能与同学们感同身受。我作为读者也是同理,虽然出生在全国发展前沿的广东省,但所在城市却是全国GDP倒数有名。毕业院校虽非清华北大,但也是985/211。所以我也有跟书中访谈的学生们遇到一样的困惑,身边既有凭直觉前行的同学,也有目标明确的同学,虽然都很努力,但毕业出路发展却不尽相同。

同学之间的差异除了体现在高考分数之外,也体现在其他文化知识上。比如我的老家没有地铁,到广州上大学是我第一次坐地铁,研究了半天还是坐错了方向。除此之外,城市发展的差异意味着小城镇来的学生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隐性文化背景。而这些文化知识背景又跟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文化水平、个人成长环境有极大关联,这些都是高考分数所反映不出的差距。而往往在大学这个场域里,分数或绩点并不是让学生达成目标最重要的一面。这些隐性条件的差距,最终会反应在学生的行动上,体现为策略模式的不同。

另一份差距来自学校教育。通常越是发展相对不足的地区,学校越是以高考分数为唯一导向。学生们离开熟悉的城市与此前熟悉的考试分数导向模式,来到一个更多元的地方,既获得了空前的自由,也承担了并不熟悉的选择与责任。相比之下,成长于一线城市,学校教育导向更偏多元自由的学生,对于大学的模式要更加熟悉。郑雅君访谈的部分学生来自教育模式接近大学的高中,对他们来说,进入大学并不需要一个适应陌生环境的过程。他们在高中时期就已经明白,成绩好只是一个“好学生”的必要条件,想要成为学校里真正厉害的人,除了成绩好以外,还需要更多文化技能,比如社交能力,钢琴等才艺,掌握多门外语等语言能力,诸如此类。甚至有部分学生的家长就是名牌大学的教授,从小就对这所高校非常熟悉了。这样的学生适应起大学环境显然要比多数出身寒门的学生自如得多。

对于大学的出路,作者总结了三条最多人选择的路线:

  1. 出国留学
  2. 国内读研
  3. 求职

这三种路线对学生的要求各有不同。出国留学需要漂亮的学分绩点,外语成绩这些显形条件,也需要家庭经济实力支持,获得学术界资深人士的推荐信等等这些隐性条件。考研和保研不仅需要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如果考研,既要进行艰苦的备考,也要求学生对万一考不上的风险有充足的准备。求职则要求学生及时了解意愿行业的动向,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或者考公务员,则又是跟市场导向的就业有截然不同的要求。

作者把大学比作一个迷宫,对未来方向明确的学生,知道如何安排课业,知道要达成怎样的绩点,知道是要多些实习还是参与学生组织、政府关系活动。作者这些学生上大学的方式称为“目标掌控模式”,核心特征在于:了解大学及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和非制度性的规则,因此能有意识地树立生涯目标,并且知道如何通过管理自身的行动来趋近目标。而另一些“习惯性优秀的学霸”模式,则被称为“直觉依赖模式”:在陌生的大学场域中难以自我定位,从而无意识地陷入无目标状态,主要倚靠直觉和旧有习惯来组织大学生活。

这两种模式本身并无道德上的评判,也即不存在哪一种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只是客观上存在不同的策略而已。但是在当前现代社会结构下,大学的游戏规则会更有利于持有迷宫地图的“目标掌控者们”,而不是“直觉依赖者们”。

比如我当年报考我校的软件专业,原因是我想读计算机方向,我的分数选择软件是最保险的。我想读计算机方向又是高中时期决定的,综合家庭经济条件、个人兴趣等多方原因,选择了在那个时代来看经济效益更高的出路方向。但是我的大学同学却有不同的选择思路。“目标掌控者”同学认为,我校的软件专业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很高,于是他想来我校就读软件专业,对他未来出国留学、职业发展都有好处。“直觉依赖者”同学则没什么想法,单纯是因为分数能选我校,然后服从调剂而已,本身既不喜欢计算机,也没什么基础。

从这点可以看出,“目标掌控”与“直觉依赖”并不是在贴标签,这两种模式如果要描述,它更像是一条连续光谱的两端,每个人都兼有两种模式的特点,只是在光谱上更靠近哪一端而已。我个人在大学时期显然是更靠近直觉依赖一端,相比起直觉依赖的极端,我个人的职业方向意愿和家庭在填报志愿时提供的支持要好得多,但相比起在掌握更多信息和资源,在高中时期已经定好出国路线的同学来说,我仍需要在大学期间慢慢学习摸索大学通往出路的途径。

另外也正因为这两种模式是连续光谱的两端,所以存在转换的可能。人类的灵活性与弹性足以因应环境作出改变,虽然有些人格特征的形成具有先天倾向,但本书所探讨的后天塑造的应对模式更容易被人为改变。有时候人们只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已,如果能消除这种信息差,同学们都能做出更有利于自己想要的方向的决策。这种模式上的转变显性表达为行动上的改变,但其背后的驱动力却有赖于学生价值信念的选择。

郑雅君的研究把访谈样本的价值信念选择总结为三类:

  1. 家国理想,社会价值(学校)
  2. 地位保障,家庭责任(家庭)
  3. 个体趣味,自我表达(市场)

这三种价值信念与我们自小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三种具有强力话语权的渠道促成了三种价值信念的形成。来自国家的主流声音宣传和中华传统的忠义仁勇礼智信促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信念;来自大家族互助和家庭责任促成了金榜题名后衣锦还乡,成为家庭支柱的价值信念;来自开放市场的自由主义则鼓励个人趣味,向往改变世界,促成个人表达与理想追求的价值信念。

与上文提及的模式光谱类似,三种价值信念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互交织,相互纠缠。学生在出路选择上明显受到多股力量的拉扯,处理得好可以巧妙化解,处理得不好则冲突不断,两头不讨好。

我觉得本书最棒的地方不仅在于它能给迷茫不知所措的在校学生带来寻找属于自己“迷宫的地图”的方向,而且对于已经进入职场的人来说同样有很大启发。因为职业生涯往往在大学生涯的延长线上。即使从大学场域转换到了工作场域,人们依然可能延续过去的习惯性应对模式。根据我的观察,在大学生涯中依赖直觉的人,就业后在职场也常常延续旧有的文化习性,只是社会环境远比大学场域有更多的自由,也有更多的责任。

2021年我在这篇文章中用了一个比喻:“一直埋头奔跑的我偶尔抬起头总觉得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虽然人生的每个决策都是我自己做出来的,但总有一种随波逐流的失控感。我很少能够清晰地说出我的人生想要怎样,我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达成怎样的目标。”

此番描述无疑表明我在模式光谱上更靠近直觉依赖的一端。不过幸运的是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阅读与实践尝试找回属于自己人生的掌控感。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很缓慢,但有效。此举充分说明了:

  1. 应对模式具有延续性,职业生涯可能是大学生涯的延伸。
  2. 模式具有习惯性,但是可以被改变。

在郑雅君的研究中,其实有很多被访者一开始并不能很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秉持的价值信念,在大学生涯中,通过接触老师、同学或前辈,收获更多信息从而慢慢寻找到为自己认可的价值信念。比如有位被访者,一开始不知道自己是要考研好还是求职好,有点浑浑噩噩地到了大三,既没有把成绩学分做好,也没有提前实习,直到临近毕业了才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但好在清华与复旦的学生大多比较聪明,最终都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信念。比如清华就有些被访者选择从政路线,在校参加学校党委组织的活动,去支教,了解基层情况,发现这些地区的管理问题,同时结合自己的出身,激发了毕业后从政,为国家的未来做贡献的强烈意愿。

无论选择哪一种价值信念都好,最终它能给人带来一种意义感。此前流行的David Graeber的Bullshit Jobs(《毫无意义的工作》)一书指出了意义感对于人类存在的重要性:“一个人一旦停止产生对世界有意义的影响,那这个人就不存在了。”我想,这也是郑雅君研究的大学生模式对所有人都有启发的重要基础:不仅在大学时期,在我们对整个人生的规划与追求中,都不能失了意义的追求,而这份追求决定了我们采用哪种价值信念为主,也最终表现为我们的行为模式。

为了实现从直觉依赖向目标掌控的转变,我们需要把潜意识里的东西意识化。我们的成长环境有太多文化输入经年累月早已内化为潜意识的一部分,以此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对事物作出判断与反应。事实上,“直觉依赖者”与“目标掌控者”常常互相区分“我们”和“他们”,并不完全认可另一端的模式。比如通过“选课技巧”获得更多学分,通过各种手段拿讲座票加分的手段,在“传统学霸”看来是“投机取巧”,而在目标明确的学生看来,学分只要够用就行了,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的。

两种模式并无道德上的对与错,只是这个纷繁的世界存在的两种可能性而已。只有拥有足够的自我认知,在意识层面对自我的特点进行优势与劣势的思考,才能扬长避短。只是拥有充分的自我认知一事,对大多数人而言绝非易事。所幸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有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供我们学习与训练。比如此前我们曾介绍过的《被讨厌的勇气》,比如Lori Gottlieb写的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这个过程有点像看视频学打篮球,看了视频脑子会了但手脚还没学会,需要大量的练习一步步掌握。郑雅君的研究也是这样的“入门视频”,不同的读者能收获到不一样的东西,最终能习得多少还有赖读完后的练习。

我们这代人还遇到另一种社会结构带来的问题,在本书中没有太多着墨,即韩国首尔大学社会学教授张庆燮在《复合风险社会:压缩性现代性和韩国的风险秩序》中提出“压缩性现代性”的概念。大意是西方国家用了几百年时间进行现代化过程,而到了东亚国家只花了短短几十年,西方国家过去遇到的问题我们在短时间内都会遇到并且面临更大的挑战。比如现代化带来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西方国家可以有很长的时间慢慢消化,所以父辈与子辈的观念差异不会太大,而东亚国家往往面临更大的观念冲突。比如“中国式家长”,比如催婚,催生子等等现象,比如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喜宴》等作品所展现的两代人的冲突。这些虽不在本书的研究范畴,却可作为延伸讨论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郑雅君的研究不仅给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份寻找迷宫地图的指引,也给身处职场的打工人带来不少启发。Tim Urban在2018年写的这篇How to Pick a Career (That Actually Fits You)同样鼓励了目标掌控的方向,本研究也引用了其他国家教育学研究者的方法和结论。这说明开放市场多年后的中国,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在国际上也很常见。自1996年中国正式取消大学毕业生包分配制度开始,学生们终于获得更多自由,同时也开始承担更多责任。

Freedom is not free.

无论如何,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甚好。

2023/05/31 下午

关于本书

  • 我的评分: ⭐️⭐️⭐️⭐️(4/5)
  • 标题: 金榜题名之后
  • 副标题: 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 作者: 郑雅君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3-1
  • ISBN: 9787542677815
  • 版本: 纸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