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影夜读 #152 Jostein Gaarder - 《苏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

2019年4月3日 · 6 years ago

每周读书 #152 真正的哲学家不会习惯这个世界——贾德《苏菲的世界》

我看书的习惯不是很好,遇到有趣的书放不下,但是感到无聊的书又会很快放弃。这种感觉全凭主观,于是错过了不少佳作。好在有趣的书不少,即便穷尽一生也无法尽读,倒不怕没书可读。刘慈欣的《三体》是我挺喜欢的科幻作品,读第二部也是数度放弃,时隔数年才终于读完,至于《冰与火之歌》的第二卷,则至今还没能耐下性子读下去。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部作品,我最早是在 2006 年前后第一次读到,距离今天(2019年)也有十几年的光景。当时我对西方历史(尤指西欧)所知深浅。此番再读,颇有焕然一新之感。这部作品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于 1991 年出版的哲学史小说——《苏菲的世界》。虽是“小说”,但叙事技巧平平,毕竟在本作中小说只是信息载体,不是作者的重点。

贾德毕业于挪威奥斯陆大学,念的是斯堪的纳维亚语言和神学,毕业后在芬兰教授高中哲学课达 10 年之久。《苏菲的世界》是贾德写过的做种最畅销的一本,甫一出版即成为挪威 Best Seller,1994 年拿到“德国青少年文学奖”(Deutscher Jugendliteraturpreis),1995 年英文版出版后更是享誉全球。截止到 2011 年,这部小说已被翻译成 59 种语言,售出超过 4000 万本。

这是一部西方哲学史的简明科普

小说的主角是一位年仅十四岁的挪威少女苏菲。有天她在自家的信箱里收到了一封神秘来信,上面只有一句话:

你是谁?

写信的人是一个神秘的哲学老师艾伯特 (Alberto Knox),以此开始他们的神奇哲学史课程。从古希腊哲学家一路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浪漫主义,存在主义,唯物主义,达尔文主义,最后回到宇宙大爆炸。作者以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哲学课程,用十四岁女孩能听懂的语言,向读者科普了整个西方哲学史。

“哲学”在大众普遍的印象里一直是深奥枯燥,晦涩难懂的,但作者在高中授课的经验却使他得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例子让读者一点就通。小说开头的神秘来信点出了人类的终极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要往哪儿去?

刚出生的婴儿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但是在他有自己的意识之前他就已经习惯了这个世界,慢慢变得不那么好奇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就像始发站到终点站的有轨列车,每天来来去去,一成不变,连车上乘客的数目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是真正的哲学家却一直保有好奇心,愿意去探寻司空见惯的日常背后的原因。

多数读者应该都听说过 Big Bang 大爆炸理论,即我们的宇宙最初是从一个密度极大质量极大的奇点爆炸开的,从无到有,就像魔术师从帽子里突然抓出来一只兔子一样。但是和兔子不同的是,人类会思考是谁把我们拉出来的,我们是什么。习惯了这个世界的人就呆在兔毛的底端,没兴趣了解兔子以外是什么,而哲学家就是呆在兔毛尖端的人,试图通过思考去理解我们所在的世界。

如果现在在客厅里有一只猫,它面前有颗球滚过去,那只猫多半会直接扑向那颗球。但如果是个人坐在客厅里,那他大概会先看看球滚过来的方向,试图搞明白球滚过来的原因是什么。

尽管生活的平淡抹去了大多数人的好奇,但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会消失,只是习惯了世界的人不想爬到兔毛尖端,只想留在兔毛底部安逸地度过而已。

温饱之后才有哲思

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公民,也即是“不用干活的人”。当时的社会,劳力工作都由奴隶做了,如此公民才有闲暇余裕可以讨论哲学,思考人生。在现代,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到今天(2019 年)人类已经基本告别温饱困扰,虽谈不上富裕,但不至于饿死。于是才会有越来越多人的像古希腊的哲学家一样对人生发出思考。

人终有一死,相较于宇宙洪荒,人类的寿命可谓弹指一瞬。在这一瞬之间,我们该如何生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也非常基础,但显然是我们的教育体系里所缺失的。于是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陷入空虚与迷茫。娱乐和商业成为社会的主流,借助感官的刺激来暂时忘却人生之困惑似乎是比较简单可行的一条道路。于是“精神刺激成瘾品”在我们这个时代空前的繁荣起来。这些东西包括合法的咖啡、茶、烟、酒,以及不合法的海洛因、大麻之类(参考《上瘾五百年》)。通过生物药剂的刺激来改变大脑的思考方式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做法,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在一个温饱的社会里,人类是多么无助和孤独。

在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时代我们被周遭的环境(包括家长、学校等)赋予的意义和目的是考试的分数。在学校里只要考试就好了,只要分数高就行了。这其实是非常单一的衡量标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极简版的社会。多数人毕业以后开始工作,这时候要面对的却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社会。于是很多人开始产生不适,因为从来没有人跟他说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你的价值,你的意义,你的目标应该是什么。而现在社会的主流无疑是赚取足够的财富,或者更多的财富。这在保持了几十年高速经济发展的我国更甚。由于大家习惯了高速增长,一旦有一天增长没那么快了(而这一天是必然会到来或者已经到来了),就感觉自己好像落后了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最近这两年会出现鸡汤文,贩卖焦虑文,这些东西一下子热火朝天,一下又人人喊打。相信未来取代贩卖焦虑的东西又会被制造出来,反对这些东西的舆论又会随之而来。这些只是一种现象,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个人觉得和人生意义的迷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追求事物的原因是人的天性

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论》之后颠覆了整个人类自认为与众不同的认知,同时也让“适者生存”这个冷酷的法则为大众所知。我们从学生时代就已经知道竞争的残酷性,无法适应学校和考试制度的人就会被分数淘汰。工作亦如此,在这个社会生存亦如此。人会随着所处的环境的不同而不断调整自己来适应环境,这也是人类文明能够进化到今天的重要基础能力。

世界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如果一个人安于现状,很容易就被时代的潮流淘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尤为明显。相较之下,隔壁经济发展相对停滞的日本则可谓生活一眼望到头,不太会产生巨大的动荡。但那也会产生别的问题,过于压抑的社会氛围会让人窒息。贩卖焦虑文能够流行自然也是利用了环境高速发展的特点,“你的同龄人正在甩开你”。这固然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但也反映了在这个社会环境里,一切都在变,如果你不变,很快你就无法适应这个环境了。

而变的核心在于“好奇心”,在于探寻事物的本质。这是人类的天性,只是多数人在习惯了世界之后就遗忘了。在柏拉图设想的世界里,真实的世界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形式,另一种则是所有事物的“理型”。比如我们看到的每一匹白马黑马斑马,都是事物的形式,而它们背后有一种“理想的马”存在。前者是我们的感官能够接触到的世界,后者则是不变的本体世界。柏拉图用一个有名的“洞穴寓言”来解释他的理型世界:

假设有一个地下洞穴,里面有有一条很长的通道通往地面。里面住着几个终生被关在那里的囚犯。他们被绑起来面向墙壁,所以他们看不到背后和出口。远方高处有燃烧的火炬照进来,他们只能看到照射在墙上的影子。有人在洞口搬东西的时候他们就看到墙上的影子在动,有人在外面说话时洞里的回声听来就像影子在讲话。于是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影子。对于他们来说,墙上的影子都是真实的,他们甚至从影子的形象和出场频率中找出规律,研发出一套学问,预告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情。

如果这个时候其中一个人被松绑了,可以转身看看洞口的影子的原型,他会怎么样?他可能会面对强光觉得眼睛不适,有点晕,会觉得看到的都不是真的,更想回到自己熟悉的位置,相信墙上的影子才是真的。

这时候如果强行把它押到洞口,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看到水里的倒影,有了阳光就有影子,亲眼看到这些东西,他终于相信他看到的是真的。而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他应该不会再愿意回到洞里去讨论影子的学问了。如果他真的回去了的话,洞里的其他人可能会认为他被洞外的人弄坏了眼镜,会嘲笑他,甚至杀掉他。

柏拉图的这个寓言非常深刻。虽然他是用来解释世界上是可能存在理型世界这种东西的。但是寓言所展现的新旧思想的冲突却是普适的,布鲁诺就因为声称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而被烧死,达尔文则发表了《物种起源论》之后被认为是全英国最危险的人。

但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正确的才会留下来,或者只有留下来的才是正确的。当然这种“正确”也是在流动中变化的,真理是变化的,真理就是变化的这个过程。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在仍然发展中的互联网行业里,这种感受会更加明显。作为一个程序员,技术的发展和更迭尤其迅速,前端的技术更是有半年就过气的说法。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不能保持不断地学习,很快就被在一个又一个的半年中过气了。而保持学习的动力则来自人类的天性:好奇。

未曾经验则未有意识

李笑来有一句话叫做“学习学习再学习”,意思是先学习学习的方法,然后再去学习。虽然有点讨巧但是道理非常朴实。很多人不是不愿意去学习,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就好像我在马路上开车,经常碰到变道不打灯直接整辆车怼过来的人,也经常遇到晚上开车不开灯的人,还有直接往窗外扔垃圾的人等等。这些人真的有这么坏吗?或者说做出这些行为的人,他们本身都很坏吗?

其实不然。很多人只是并不知道这样做不好,他们不知道,于是也就没有意识。在他们的想法里,这样做是正确的,非常正常的,非常应该的。而他们既然没有“正确”的概念,当然也就做不出正确的行为。这也就是我们的教育系统非常重要的原因。为什么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外在表现越文明?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就越善良吗?并不是的,而是他们有了这样的经验,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已。

学习也是同理。很多人停滞不前不是因为他不愿意去学习,而是因为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学习。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原因,即:好奇心。很多人在生活中已经磨灭了自己的好奇心,没有了好奇心也就没有了动力。遇到事情得过且过,能够应付过眼前的问题就好了。这样的心态非常容易造成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而按照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的要求,这样的人很容易就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变化需求了。网络上常有所谓“青春饭”、“大龄程序员”之类的调侃的段子。但事实却是,被淘汰的或者说不符合需求的人并不是因为他年龄变大了,而是他不再学习和变化了。如果他处于一个基本不变的社会环境,这种劣势并不会特别突出,但是在瞬息万变的中国互联网行业,这样的人将非常容易上知乎热榜。

改变环境或者适应环境

这样的说法有点像“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了”的调调。但其实我只是想表达人应该在不断的变化中成长。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但是怎么去变则是你自己的选择。

“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这句话可以说非常俗了。但是我自己其实不喜欢这种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短句,它可以被解读的角度越多就越容易成为万金油。但是我认可的一点是“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前提是这个环境是我选择并且接受的。这个世界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并不只有当下的无奈。真的不想要这个环境你可以换一个,即使是选择了当下,你也有无数种方式去适应它,并不只有一种。而会因为这句话而陷入烦恼和矛盾的人,往往只看到了其中的一种。就像洞穴寓言里的穴居人一样,只看到眼前的影子,不知道洞外的世界。

所以并不是说改变自己就是不好的,并不是换一个环境就是糟糕的。这个世界有很多种可能性,你现在所处的只是其中一种。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不会轻易地想当然,不会觉得“就应该是这样”,“就只能是这样”,在他还没看到白色的乌鸦之前,他只能说可能没有白色的乌鸦,而不是断言根本不存在白色的乌鸦。

绝对的好与坏亦不存在。留在自己熟悉的位置看着影子做学问是一种生活方式,安逸而舒适。但如果要我来选的话,我可能更愿意在变化中学习和成长。

凡事皆需练习

学习“学习的方法”也需要练习。其中一个途径是增强自己的见识和眼界。就像穴居人一样,走出洞穴看看外面的世界。在我们还未有实际经验之前,我们是未有意识的。就像我不曾去滑雪之前,我看再多的 YouTube 视频我也无法体会滑雪的感觉。就像我去过潜水之后再读《Artemis》,读到主角穿着宇航服在太空行走时我才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作为一个程序员也是同理,未曾见过优秀的代码之前,只会觉得自己的代码就是最优秀的。

保持好奇心,多去探究问题背后的本质,这是一种练习,也在练习中积累,积累增长见识,在见多识广中找到“学习的方法”。

本书的争议

作为一部简明西方哲学史,作者必须在漫长的历史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和主要思想。即使作者尽力去做到面面俱到和辩证思考,也难免有他本人的选择倾向。比如书中对于基督教的阐述就不够深入,逻辑学一笔带过之类的。作为一个具有怀疑精神的读者,相信你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也会抱持一种怀疑态度来看待它。这本书其实是作者的主观选择,带有作者自身的立场和倾向,所以读者朋友们大可不必将它当做一部权威哲学史。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这本书能够让读者朋友对哲学,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有一定的启发,从而让更多的人开始对哲学感兴趣,开始去学习哲学,那已经非常不错了。

哲学史上不同的学派对于人生有不同的观点,企图通过一本简单的哲学科普来寻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不可能的。我认为人生的意义也不是留在某个地方等着我们的去挖掘的,而是由自己在流动中,在变化中,在对永远的真,永远的善,永远的美的追求中,伴随着自己的成长而形成,而成熟,而完善的。

人和动物不太一样,人生是需要有目标的。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吸收和输出的过程中慢慢去构建和完善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目标。

与读者共勉。

2019.03.24/夜

于自居

关于本作

  • 书名: 苏菲的世界(Sofies verden)
  • 作者: 贾德(Jostein Gaarder)
  • 译者: 萧宝森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第1次 (2007年10月1日)
  • ASIN: B01120WBW6
  • 版本: Kindle电子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