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加到 To Do List 里的任务就永远 To Do 了?

2018年12月2日 · 5 years ago

为什么加到 To Do List 里的任务就永远 To Do 了?

一直以来,待办列表(To Do List)于我而言似乎收效甚微,加进 To Do 列表里的任务大都会沉没在 To Do 里。在过去几年里,我阅读过 David Allen 的 Getting Things Done (简称 GTD)也尝试学习过 GTD 的多种实践。使用的 iOS/Mac App 从 Wunderlist, Clear, Trello 到 Things 和 OmniFocus 全家桶。最终得出的结论都大同小异:

我不是一个受 To Do List Driven 之人。

但是最近我又开始使用 OmniFocus 全家桶来帮助我记录和处理工作、健康、学习、生活琐事等各方面的事情了。这期间我经历了一些事情,做了一些思维练习,尝试 Hack My Mind,带来的改变很多,重拾 OF 是其中之一。我认为重新开始使用 OF 帮我解决了不少问题,遂作此文,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们。

1. 正如石器时代的人们手中握持的石斧一般

人类的记忆非常不靠谱,不管是长期记忆还是短期记忆。我们记不得小时候背过的课文,也很容易忘记去洗手间的路上放在茶水间的水杯,总得等到发现了才回头去拿。这是我们大脑的设计,在脑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尽量只记住重要的信息,过滤无效内容。

我们的认知模式也是类似的设计。每天我们要接收大量来自外界的信息:张三穿了件白色的衣服,李四剪了个头发。多数时候我们不会去在意这些细节,因为如果要处理和记住所有信息的话我们的大脑是忙不过来的。你可以想象用一台十年前的电脑来跑今天流行的 3A 游戏大作(忽略兼容性差异),可能跑了一小时都还没进游戏主界面。

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的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进化,适应新的环境,这个过程是十分缓慢的。可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又极其迅速,尤其是现代社会,简直是指数式陡峭。结果就是我们每天要接收和处理的信息远远超出我们经过几十万年的演化而发展出来的大脑所能承受的负荷。

于是我们很自然地就想到利用工具来弥补人类的缺陷,提升记忆能力和处理能力,来应对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洪流。正如石器时代的人们手中握持的石斧一般。

2. 但是人类的缺陷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我们大脑的缺陷只有记忆力差与处理能力弱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其实就非常好办了。拳头不够硬砸不了钉子,那就用锤子嘛。但人类却是极其复杂的生物体,To Do 任务也不是一颗已经放好位置的钉子。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并不是纯粹理性的动物,而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我以为逻辑思考的理性部分和情感体验的感性部分是一样重要的。有些事情看上去逻辑合理,但情感上难以接受。这样的事情就会成为无法完成的任务。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三体》里从末日战役中逃离的两艘飞船,所携带的资源根本不够飞到下一个星系,而且系统故障无法容纳足够的人进行冬眠。这时候最符合逻辑的做法是其中一艘船攻击另一艘船,把船上的人类当做蛋白质来源用以维持生命。如果你是舰长你会怎么做?

这固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冲突,只是没那么严重罢了。比如夜间不想把车停到某个门口坐着两只大狼狗的停车场里,因为“害怕”等会走出来的时候得经过它们。

现在社会的主流所鼓励和倡导的,往往是纯粹的理性,而忽视了每个个体身上千差万别的缺陷。GTD(Getting Things Done)可以说是目前互联网上最流行的一套任务管理(或曰时间管理)系统了。我们常常看到网上的文章动辄教你如何实现 GTD,几乎要把 GTD 和“任务管理”等价了。但其实 GTD 只是我们所能利用的众多工具之一,只不过 GTD 不是一个工具,而是由多个工具组成的一套系统。他有着容易上手的特点,简单易懂的原理,清晰可达的目标,所以 GTD 比较受大家的欢迎。

GTD 的基础想法是在大脑以外建立一个额外的存储区,把需要被处理的任务都捕捉起来,收集到一个靠谱的地方,从而把事情赶出大脑,消除焦虑。再通过 GTD 系统里的 Review Routine 等多种工具来确保重要任务会被执行。

我们既可以用笔在便利贴上写下任务,扔进盒子里收集起来,也可以使用像 OmniFocus 这样强大的电子化工具。GTD 的核心在收集和处理任务的方法论而不在使用哪一种工具上。工具应该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工具把人牵着走。

OmniFocus 对我无效的原因就是我一直被这些工具和别人的实践牵着走。始终我没有触及使用工具的基础和本质:

  1. 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即我为什么要使用 OmniFocus)
  2. 我期望达成什么目标?(即我对 OmniFocus 的预期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是基础,把 OmniFocus 换做任何一个工具都适用。只要不解决这两个问题,To do list, GTD 之流对我就是无效的。

3. 自我认知是一切的基础

自我认知是一切的基础

GTD 也好,番茄工作法,紧急重要四象限,SMART 原则等等一切流行的不流行的工具,都只是工具。他们就像斧子一样,我是个瘦子我抡不动程咬金的板斧,那我就应该用一把轻一点适合我的斧子。别人写的 GTD 的实践,有把自己的人生分为财富、健康、工作、生活等多个 Area 的,也有以角色出发来分的,每个人有自己最适合的划分方式。我追随他们分享的文章去尝试而不得,原因很简单:我并不知道我需要一个怎样的工具来解决怎样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自我认知。我不太了解心理学无法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参考史秀雄老师的这篇文章(如何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 - 知乎),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自我认知理解为自己对自己的了解程度

惟有了解自己的弱点,才有办法反过来利用自己的弱点来控制自己。有人可能会说难道自己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吗?还真不是。因为人会对自己说谎。这可能是出于认知失调,或者出于心理的保护机制,人会对自己隐藏一些不愿意去触及的事情。而能够做到这点还得归功于我们那不靠谱的记忆能力了——不仅记不住,而且可修改。

这点是尤其生物学基础的。前段时间我在知乎上看到 [@谢熊猫君的这个回答](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 知乎),他翻译了一篇关于人类脑神经发展历史的科普文章:Neuralink and the Brain's Magical Future - Wait But Why,作者是 Tim Urban。内容非常生动有趣,简单地概括起来就是人脑有比较原始的部分和比较新的部分。人脑和身体各部分的通讯单元是神经元,神经元直接由突触发出神经信息传递素来传递信息。而神经元的连接强弱,结构之类的是可以被人类通过练习来改变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认知是可以被修改的。这里我讲得非常粗糙,大家可以看知乎答案中的详细解答,也可以听枫言枫语播客第九期里面有相对多一点的解释。

我们的认知需要和行为保持一致,此为知行合一。如果做的和想的不一致,就会产生认知失调。比如多数人都相信公平的世界会更美好。但是现实世界却是极其残酷的,充满各种激烈斗争的,什么手段都有人用。我们就像在玩一个大型模拟游戏,游戏规则残忍而不公。我们当然希望未来的世界可以变得更完美更公平,但起码现在不是。于是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公的时候,就会产生负面的情绪。

甚至我们都相信自己是善良(大概没人会希望自己的邪恶的吧),但其实每个人都有阴暗的一面。于是当自己在这场大型生存游戏中做了不符合自己心中所期望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在职场中,讨好上司的行为并不罕见,对自己的老板点头哈腰似乎是一种公认的应该。但是做出这个行为的自己却不一定发自内心,于是认知失调产生了。

人的认知是可以被自己的行为所改变的。为了达成知行合一,要嘛改变自己的行为始终表里如一,要嘛只能调整自己的认知接受这种行为。最近我因为工作很忙且 deadline 很紧,每天都在追着时间跑,这种处于高压环境下的战备行为就影响到了我的思考方式。我前段时间订了副新的眼镜,等了几天眼镜店没有打电话给我,于是有天中午我打电话过去问,店员说早上刚送到。当时我冲口而出问他:“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结果话刚说完我就觉得有点不妥,因为我那段时间身处在追逐时间的环境中,不知不觉思维方式已经被改变了。

这是人类的弱点之一。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这一切的发生甚至是潜移默化的,是潜意识的,无法被意识观测和控制的。但是对一个自我认知足够强的人,一个能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的人来说,他就可以跳脱自己旁观一切。观察自我的认知和行为之间的冲突,从而把控制权从大脑那里抢回来,有意识地做出调整。有人把这种能力称为自控或自律。在我看来,这种能力就是在 Hack My Mind.

4. Hack My Mind

如前文所述,人类有各种各样的缺陷,记忆力和处理能力弱势其中之一。而我近期因为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事情呈井喷式爆发,原本就不太够用的大脑更加处理不过来。我的认知很沮丧,但是我的行为却还和往常一样,每天上班工作,该读书读书,该写字写字,该写代码写代码,还搞起了自己的播客。一个人每天的时间只有 24 小时没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同样有限只是没法量化。于是有限的资源要投入到无底洞里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为了解决大脑能力的不足,我需要需要合适的工具。懂得使用工具也是人类能成为“地球公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工具可以是物理的纸笔,可以是电子的 App,也可以是思维上不可见的方法论。而我最近所实践的工具其实不是 OmniFocus,而是更底层一点的能力:Hack My Mind

在我的自我认知有了更好的提升之后,我终于可以着手对自己进行一番分析。OmniFocus 的使用是 Hack My Mind 的一次实验和练习。首先工具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问题我已在前文讲得很清楚了,就是脑子不够用了。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如果工具能解决问题,我为什么还是没能一直用下去呢?

还是回归到人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这点上。逻辑上我应该要使用包括 GTD,紧急重要四象限,SMART 原则等等各种工具来辅助解决我的问题,但实践过程中我还需要面对两个重要的问题:

  1. 正向的动力问题(+)
  2. 负向的打击问题(-)

这些问题同样地也需要利用工具来解决。两个问题加一起表现为流行词“拖延症”,明明有个任务很重要但是我就是不想去做。原因一是这个任务可能很枯燥,很无聊,我不想做。这时候如果我对自己有足够充分的理解,我可以知道自己平时做事做大的动力来源是什么。以我为例,我是兴趣驱动型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自发地完成,同时我的兴趣曲线也和多数人一样,一开始很兴奋,到了平台期就趋于缓和不再激动。所以我可以利用我的这项弱点,尝试从这件“重要而枯燥的任务”中找到我感兴趣的点,把它和我的兴趣挂钩,然后开始练习用自己的兴趣驱动去完成这件事情。

比如说几年前学习 Swift 编程语言。学习一个全新的语言一定会遇到一堆问题,搓着无数,纯粹枯燥的学习是难以坚持的。我喜欢全新的东西,喜欢学习新技能时的挑战,但是一旦进入平台期可能就兴趣骤减了。于是我把学好 Swift 这个目标通过编写一个我自己需要的 App 来实现。初学 Swift 会有大量可玩的新技术,我完全不用担心动力问题。而到了中期,因为这个 App 是我自己需要使用的,所以至少可以驱动我把第一个版本做完发布。于是就有了 Just Focus 这个全屏休息提醒的番茄钟应用。

此为以兴趣为驱动力的 Hack。另一个方面则是负向打击。因为 GTD 名气很大,我最早接触 GTD 时网上铺天盖地的各种 Best Practice,工具也是一个接一个换,一个接一个地学习。于是我对 GTD 的期待很高,我希望它真的能像书里说的一样,覆盖宏观目标和微观实践,可以全面接管我的工作、生活、学习、健康等等人生的方方面面。仿佛 adopt GTD 我就可以走向人生巅峰了一样。

于是任务拖延完成不了了,当目标调整变得不符合预期了,当现实不得不向理想妥协了等等事情出现的时候。我的预期就很受打击。我继续使用 GTD 方法的热情也就一点点地衰减。

为了应付负向打击带来的动力衰减,我采用了另一个工具:降低预期。原先我以为用了 OmniFocus 就可以整理我的人生了。但是其实不是的,我不应该有这样的预期。没有哪个工具可以让你的人生变得更美好,就像即使你手握杨过的玄铁重剑你也挥舞不起来一样。不是因为重剑让杨过有了对抗金轮法王的能力,而是杨过先练就了一身武艺,重剑让他有了加成,主次和因果必须搞清楚。

于是这次我把 OmniFocus 当做一个数据库容器,而这这也恰恰是 OmniFocus 自己给自己的定位。它是一个收集器,我可以把所有任务都塞给他,有未经处理的,也有处理过的。然后通过各种不同的 Perspective 来过滤筛选出我当下需要注意的,需要投入我那有限得可怜的时间和经理去应对的事情。结果 OmniFocus 做得很好,因为这才是对它应该有的期待。

5. 一切能力皆需练习

前面我们提到很多工具,方法,和理论。而一切能力皆需练习:训练、习得。上数学课的时候听老师讲例题,推理,仿佛懂得了一条新的公式,但依然需要大量的习题练习,才能学会和掌握这个新的理论。不只是上学要练习,走路、跑步、吃饭、打篮球、骑自行车需要练习,思维也需要练习。

比如我说降低预期可以让我更好地接受和使用 OmniFocus,从而真正地利用工具解决问题。但我并不是一听到这个理论立刻就学会降低预期的。这期间需要经过大量的思维练习,让我的大脑习惯和摸索降低预期的方法。

Flow Writing Practice

这里我用到的一个工具是写字,我把它称为 Flow Writing Practice。这个工具实践起来很简单,我会在平时写读书笔记的大约 A5 大小的本子上翻开空白的一页,写上日期和 Title,然后就放飞自我开始瞎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内容可以是今天天气不错,或者是刚刚喝了一杯好喝的咖啡。但是很快我会把话题转向我最近关注的思维问题上。比如为什么 OmniFocus 会一次次被我抛弃又重拾,比如一切能力皆需练习这句话。这篇文章里的很多观点和工具都是我在 FWP 写作练习中思考而写下的。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除了逗号和句号这种断句标点之外,不带任何其他格式,不做换行,也不做特殊标记。就这样密密麻麻地写,流水般写,直到写满一页。我常用的 Leuchtturm 1917 笔记本写满一页可能也就几百字,并不需要多长的时间。但是每天这样写一次却能给我一个很好的思维练习机会。

这个方法对我有效,却不一定对所有人有效。所以我说一切的基础在于自我认知。我很清楚自己是一个喜欢纸笔写作的人,做这样的练习可以给我带来沉浸感和愉悦感。如果读者朋友更喜欢笔记本打字、录音或者找人聊天之类的方式,也可以进行尝试。前提是要对自己认知充分,知道自己喜欢采用哪种方式来进行思维练习。

自我认知是可以提升的。自我认知较强的人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可以分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发自内心的诉求,可以从当前环境中抽离出来观察自己。就像杨过在海潮中练剑一样,可以稳稳当当地站在一块大石上,任他海潮澎湃,自以一柄玄铁重剑劈开风浪。而自我认知比较弱的人,则更像无舵的帆船,只能被海浪推着走,随波逐流。

自我认知的练习同样有非常具体详细的方法,这个方法是我从史秀雄老师那里学来的。简单来说就是写一部自己的个人成长史,详细的方法可以参考这里:如何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 - 知乎

这里我简单说一下流程,就是把自己的人生从出生到现在划分为 8 个阶段,每个阶段找出 10 件对你来说十分重要的事情,然后对每件事情做三个层面的分析:

  1. 这个事件给你带来了哪些认知和想法上的变化?
  2. 这个事件给你带来了哪些情感上的冲击或者影响?
  3. 这个事件和现在的你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事件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你?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但是做下来确实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自我的认知。这个程度也是因人而异,至少我个人感觉是收获颇丰。因为人和历史是相似的,总在不停地重复着过去,小时候的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天的自己。

当我分析了自己过去的重大事件之后我发现,今天我在应对很多事情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背后所产生的思考,其实和小时候的很多重大事件如出一辙。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我发现我会对自己说谎,而通过揭穿谎言和谎言所掩盖的伤疤,我发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换句话说,我更了解我自己了。

在做这是件事情的时候,请务必让自己身处一个相对安全封闭的空间里,不要被人打扰,对自己完全敞开心扉。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欢笑可能会重新经历一遍早被掩藏的痛苦。但是唯有如此,才能重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6. 负面情绪是很好分析自己的时候

这里我再分享一个工具或者伎俩,就是当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正是非常适合分析自己的时候。一个自我认知比较强的人,可以在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抽离自己,反过来分析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比如我在工作中被上级指出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的时候,如果确实是做得不好,那负面情绪其实很快就过了,改正做好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当下那一刻并不认同对方的观点的时候,可能这份负面情绪就没那么容易消失。

负面情绪是一种不舒服的状态,是需要被消除的。很多人出于自我防御会下意识地抵抗和不认同的对方,把责任推给对方,这样自己就是对的,就可以轻松一点。也即除了自己,他人皆傻逼。但其实这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该遇到的问题还是会遇到,该经历的不舒服还是会经历。

这时候如果能把自己抽离出来,复盘一下事件本身,就会发现问题其实没那么复杂。比如我在工作中遇到这种问题无非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罢了。现实是需要大量 trade off 的,不存在乌托邦式的项目。如果老是按照乌托邦的想法去做事,最终得到的结果反而适得其反。这当然是唯结果论的说法,并不符合我的认知。但是现实就是残酷的,就是唯结果论的,你非得在这样的环境里理想行事,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前文说这个世界是个大型残酷生存游戏,是个游戏就有游戏的规则。我去分析了一下我的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其实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罢了。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按照游戏规则办事。只是这种做法并不符合我的认知,于是产生认知失调,于是依然不舒服。于是我还得继续动用其他的思维工具,来调整我的认知,试图找到一个没那么残酷的平衡点。

这时候自我认知就是内功了。内功修为够高的话,就可以立于海潮之中岿然不动,即使有所调整也是在可控范围内的。内功修为不够的话就直接被大浪冲走在沙滩上了。我认识许多人格饱满,有自己一套看到世界和外物方法的朋友,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妥协,比如融资,比如谈一笔生意等等。但是他们并不会为一时的妥协而迷失,而是可以 take a step back,反过来观察自己,把这些调整和妥协控制在自己的期望内,也就是守住底线。

7. 结语

人是极其复杂的动物。我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发现大部分人都没法像杨过一样岿然不动,哪怕是早期在深山里对冲瀑布也未必可行。但是我并不觉得这就如何,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存在非黑即白和比个高下。活着而已,何必那么累呢?

但是如果读者朋友们对于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有些兴趣,对于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焦虑和烦躁感到不舒服,试图通过解决这些不舒服来提升自己的话。那么我以为提升自我认知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功课。

在我不知道这件事情以前,在我尚未开始思维练习以前,我以为自律是一件极难的事情。现在我知道,别人的自律,不过是他找到了 Hack 他自己的方法而已。就好像没学过高数的人觉得微积分是天书,学会了之后才知道这是基础。

2018.11.30/夜
于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