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影夜读 #150 Sylvia Beach – 《莎士比亚书店》

2018年10月11日 · 6 years ago

a-novel-in-three-words

试想在咖啡馆的门口摆一排小小的圆桌,配上成双的椅子面朝马路,坐满了人。咖啡的香味飘散在树影摇曳的阳光里,路过时和坐在那里抽着烟的人们对望一眼。前面是绿色油漆的门面——莎士比亚书店。隔着并不算宽的塞纳河,那头是有名的巴黎圣母院,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相形之下,左岸这间隐蔽的小书店顾客虽多,却仍显得格外宁静。

一战的最后一年(1918 年),美国人西尔维亚·毕奇(Sylvia Beach)来到巴黎定居,并于次年创办了英文书店 Shakespeare and Company (莎士比亚书店)。1921 年她把书店搬到剧院街 12 号(12 Rue de l'Odéon)。书店从创办之初就成了当时自我流放的作家们的聚集地。这其中有籍籍无名穷困潦倒的,也有功成名就夜夜笙歌的。毕奇对待这些作家朋友们非常友好,很多人把莎士比亚书店当做他们在巴黎的唯一通讯地址,以致于毕奇得在书店里做一个字母箱来分发信件。

这些人后来被称为“迷惘一代”(Lost Generation)的代表。发明这个词的人是格特鲁德·斯坦因(Gertrude Stein),后来由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小说《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发扬光大。而斯坦因和海明威,都是当时经常出入莎士比亚书店的会员们。

二战末期,德军占领巴黎。但毕奇一直没有离开巴黎,没有离开莎士比亚书店。直到有一天,毕奇因为拒绝一个德国军官购买橱窗里展出的《芬妮根守灵夜》(Finnegans Wake)一书的要求而被威胁。于是她和朋友们花了几个小时清空书店里所有的东西,还把门口的店名粉刷干净,莎士比亚书店从此消失无踪了。

shakespeare_and_company by Caterina Giannottu

现在圣母院对面的这间书店是另一位美国人乔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在 1951 年开的,当时的店名叫做“Le Mistral”(意为西北风)。二战结束后毕奇仍住在巴黎,惠特曼与毕奇颇有来往。1958 年毕奇在一次晚宴中公开宣布把莎士比亚书店的名字交给惠特曼。1964 年,在莎士比亚诞辰 400 周年之际,惠特曼把书店的名字正式改成了 Shakespeare and Company,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2011 年老人家惠特曼去世,现在是他的女儿 Sylvia Beach Whitman 在经营这家书店,这个名字直接就来自毕奇,可见惠特曼对毕奇的敬仰。

惠特曼形容说莎士比亚书店是 "a novel in three words"。确实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太多太多了。1956 年毕奇据此写了一本回忆录,书名就叫《莎士比亚书店》。惠特曼的书店也有许多故事,我非常喜欢的电影 Woody Allen 的《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以及 Richard Linklater 的《爱在黄昏日落时》(Before Sunset)都在此取景。Before Sunset 的第一幕就在莎士比亚书店里拍摄,Midnight in Paris 虽然只有一个镜头,但是全片都在致敬 20 年代的伟大作家们,而他们都是当年经常出入毕奇的书店的会员。本周我们要介绍的书目是毕奇关于 20 年代时期的回忆录。

我读书习惯不太好,常常读一半觉得无趣的书就会放下,也因此要反复重拾旧卷。比如《三体》我读了好几遍才读完,《冰与火之歌·第二卷》则反复几次都读不下去。《莎士比亚书店》大概就是这样一本让我觉得无趣的书。

我终于读完的是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恺蒂翻译的版本。从写作技巧上看,这部回忆录乏善可陈,甚至部分章节只罗列了许多人物和出版社简介。当然人物故事写的很好,简单几笔人物即跃于纸上,许多故事也十分有趣。

比如描写斯坦因的一段:

在我的书店开张之后不久,有两个女人就从杜普伊特伦街上散着步走向我的书店。一位面容姣好,身材硕壮,穿着件长衫,头上戴着的,与其说是一顶帽子,还不如说是一个篮子。陪同她的那个女人小巧,黑瘦,看上去有点古怪,让我想到一个吉卜赛人。她们是格特鲁德·斯坦因(Gertrude Stein)和艾丽斯·B.托克拉斯(Alice BToklas)。

……

她的任何看法和评论,都能得到艾丽斯的唱和,她们俩的这种一搭一唱,简直天衣无缝。很明显,就像许多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人一样,她们也从同一个角度来评判和观察世界万物。但我觉得从性格上来说,她们是完全独立的,艾丽斯比格特鲁德要更为精明,也更成熟,格特鲁德就像一个孩子,是神童类的那种孩子。

第一次读《莎士比亚书店》,除了海明威之外的作家我一概不认识(我为自己的无知掩面),所以阅读的过程就好像在看一个人的日记,今天店里来了一个朋友(我哪里认得是谁),明天又来了另一个朋友(这家伙又是谁)。大概是这样的感觉。

后来我反复看了很多遍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 Allen 既是此作的导演也是编剧)。电影中以美轮美奂的镜头,奇幻幽默的情节向 1920 年代主角心中的“黄金时代”的诸位致敬。影片中主角在午夜巴黎街头上了一辆古董汽车,穿越回 20 年代遇到了海明威,斯坦因,菲茨杰拉德等大文豪。这些人都是当年频繁出入莎士比亚书店的,于是我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就频频想起电影里的形象。

从内容来说,本作采用了大量的篇幅记述毕奇最崇拜的作家乔伊斯(James Joyce)的故事。乔伊斯是爱尔兰诗人和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尤利西斯》一开始由美国杂志《小评论》(The Little Review)连载,后来因为描写性行为而被认定为色情小说,被英国和美国两个主要的英语国家封禁。毕奇当时对出版业一无所知,但在听到乔伊斯抱怨没人愿意出版他的小说是,却仍鼓起勇气接下这桩无比艰巨的事业。莎士比亚书店出版《尤利西斯》使得小书店一举成名。此书遭禁让乔伊斯名声大噪,莎士比亚书店也成为该作唯一的购买地。当时甚至有游客专门到莎士比亚书店买一本,伪装成《圣经》(尤利西斯篇幅非常长)偷偷带回去。

关于这段故事的回忆也许是本作最接近小说叙事的部分。但是作者毕竟不是在写小说,中间依然穿插了许多其他作家朋友的故事。所以看到有人说本书十分无趣,技巧平平,甚至章法杂乱我是一点也不惊奇,因为这就是事实。但是随着阅读的展开,我越来越喜欢毕奇本人。她是这样的谦卑,明明她认识了当时几乎整个文艺圈的明星们,明明她出版了被后人盛赞的伟大作品《尤利西斯》。她又是如此善良,尽管经济拮据,却仍毫无保留地帮助她的朋友们。不只是乔伊斯,她还让好友麦卡蒙帮助海明威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三个故事十首诗》。她和海明威是好朋友,海明威后来还在回忆录《流动的盛宴》(A Moveable Feast)中赞扬了毕奇。现在的莎士比亚书店,进门后正中间的书架上就都是海明威的作品,其中就有以毕奇站在书店门口的照片作为封面的版本。

小小的书店在巨大的书架和堆砌如山的书本之间显得无比拥挤。踏上相较欧洲人体型来说小得可怜的木梯到二楼,一股古旧图书的味道充斥这个空间。我不知道这里的旧书是否有从毕奇的书屋继承而来的,但即便是 1960 年代的书本也已足够古旧。房间的地板踩出岁月的痕迹,窗前的书桌斑斑驳驳,明亮翠绿的夕照从窗外洒落,枝叶遮挡间隐约可见隔岸的圣母院。钟声响起,由远至近地在脑海中惹起一波水痕。

2018.10.10/夜

于 T.i.T 创意园

关于本作

  • 书名: 莎士比亚书店(Shakespeare and Company)
  • 作者: 西尔维亚·毕奇(Sylvia Beach)
  • 译者: 恺蒂(郑海瑶)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ASIN: B00IM9OPTS
  • 版本: Kindle

购买建议

如前文所述,本书是毕奇的回忆录,写作技巧与内容并无特别出彩之处。如果读者期望的是一部小说那么可能会不太喜欢,但如果读者朋友对 1920s 有兴趣,也喜欢海明威、斯坦因等作家的话,那么也许会想要读一读这本书。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读这本书就像读东野圭吾的《东野圭吾的最后致意》,是书迷向的馈赠。如果不是喜欢东野圭吾,也没有读过他许多作品的朋友,读起来可能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其他

现在经营莎士比亚书店的是 Whitman 的独女 Sylvia Beach Whitman。父母离异后她随母亲到英国生活,2002 年回到巴黎和父亲一起经营书店。2006 年 Whitman 就已经让 Sylvia 来主管店里的业务。她建立了 Shakespeare and Company 网站,2015 年终于租到了隔壁的店面实现了父亲一直想开书店咖啡馆的梦想(隔壁的主人一直不愿意出租)。现在的莎士比亚书店依然是流浪作家们的家,你可以在这里免费看书,甚至可以住在这里。同时也开始举办各种文学活动,邀请作家来这里演讲,甚至有了官方的播客。随着电影的上映,原本不了解英文文学世界的观众们也开始知道莎士比亚书店,它的影响力在慢慢变大,这是件很令人开心的事情。

一间小小的书店里有一个这么大的世界,她的前辈有这么丰富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还在继续。真希望哪天 Sylvia 写一本回忆录来写写 Whitman 这家店的故事,希望我有机会可以读到这本回忆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