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指沾上了钢笔墨水

2018年9月12日 · 6 years ago

昨天下午我给钢笔上墨的时候发现手指沾上了一些,已经渗到指甲缝了。那瞬间我联想到的不是墨水很难洗,而是最近在读的一本书《后物欲时代》里面提到的关于“消费社会”的一些看法。

提到“消费主义社会”就不得不提一个已经过气了的流行词“消费升级”。鉴于中国这几十年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整个中国社会处于蓬勃发展的繁荣状态。且不论“先富带后富”的可执行性,摆在眼前的现实就是一线城市已经优先发展起来,二线城市再走一线曾经的路子。有的人就把“后富”的过渡阶段称为“消费升级”。

其实我觉得并没有所谓的“消费升级”,只有“消费”。作为“消费主义社会”浪潮里非常普通的一员,我日常也会消费,消费是无法避免的。那么为何今天的“消费主义”在主流舆论里面会变得好像带有贬义的色彩在里面呢?为什么“拜金”、“拜物”,或者“商品拜物”就是不好的代表呢?

《后物欲时代》这本书我还没看完,所以在这篇文章里面我们不谈书,我来聊聊我最近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思考。我的手指沾到的墨水是“鲶鱼墨水”(Noodler's Ink),用的笔套是 Pilot Pensemble, 里面的三支钢笔分别是 Lamy 2000, Pilot Mr. Animal, Lamy Safari,用来书写的笔记本是德国灯塔 Leuchtturm1917。

这一堆东西无一不是非常“消费主义”的,无一不是非常“通过消费寻找身份认同和自我证明”的——也许有些人会给出这样的结论。我必须说明在几年前我买这些所谓“品质更好”的东西的时候是带有这样的心理的。那时候我刚有了自己挣钱的能力,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钱。我需要一种社会认同感,需要用和所谓“上层社会”一样的东西来证明我更靠近所谓的“上层社会”。

可以说这时期的我就是非常典型的“消费主义社会”成员,在大浪潮当中一脸懵逼地随波逐流。那么现在呢?消费主义就要完全弃之如敝履吗?我们要看上去好像非常清高地,彻底拒绝消费了吗?要通过嘲讽和贬低这些东西来让自己看上去好像层次很高吗?

不是的,我得出的结论还是和以前一样:我应该要继续使用这些笔,笔袋和笔记本。但这不再是因为我需要通过物质来实现我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而是我有了足够的经济能力可以支撑我去使用品质更好的东西。如果今天我突然失业了,我没了收入,或者说因为什么原因我的经济能力不再能够支撑我去消费品质更好的东西了,那么我也能够接受用普通的圆珠笔和笔记本来作为书写工具。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就是,现在的我的消费,在“炫耀心理”或者说“通过物质来获取身份和社会认同”的部分变少了。

用这样的变化来解释“消费升级”也许更加合适,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升级”,而是回归到了“消费的本质”。真正合理的消费就应该是有怎样的消费能力就有怎样的消费,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在今天我所处的社会里,消费是由商人驱动的,消费者所处的地位非常弱势,商人通过对包括政治、广告和主流舆论在内的全方面控制,可以非常轻易地影响到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消费观念。而商人是逐利,所宣传的东西是在尽可能地扩大生产和销售,于是今天的人们在消费这件事情上就变得非常不理性。比如说通过获得稀缺物质来炫耀,获得身份认同这件事情在原始社会里面可能是一件非常高效的事情,它可以给你带来更多的地位,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源,对于个体的生存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被商人利用起来之后就成了人性的一个弱点。现实生活中利用人性弱点来实现和达成的事情比比皆是,微信公众号的爆款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现代人类的思考构成非常复杂,因为我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在我们讨论的一二线城市的范畴里面,绝大部分人是不会再被饥饿这件事情所困扰的。这曾经是困扰了人类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最近因为工业革命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我们终于踏进这样一个不需要考虑温饱问题的阶段。这个阶段一开始可能大家会对资源匮乏仍怀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这种恐惧会让你在原始社会里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但是在现代可能就会催生过度消费的行为。

我作为一个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很多东西其实是从小想要而得不到的。当我有了自己挣钱的能力之后,我很自然就会有要“大量占用某个东西”的想法。其实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大多数还比较高级的白领,仅说收入的话是完全可以过上非常舒适的生活。但是即便如此,绝大多数的都市白领仍然处于一种非常焦虑的状态。这种奇怪的现象我觉得可以叫做“富有的穷人”。

这些焦虑是来自于对比。我身边有很多比我富有得非常多的人,按照所谓“财务自由”的标准他们老早就自由了(当然“财务自由”在我看来也是个伪命题,这里我们且不展开讨论),但是他们简直比任何人都要焦虑,都要觉得自己穷。

这种焦虑被很多写“微信公众号爆款文”的人看见,然后抓住这个点不停地去冲击这种焦虑的体验,给你灌输什么“连自己的身材都管理不好还能做成什么”,什么“财务自由的美好生活”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垃圾。我认为这些人这么做是非常不道德的。我自己并不看这种类型的文章,但是我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会看,这些文章很擅长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来调动你的情绪,准确击中读者的心理,一旦你有一种“卧槽你说的好像很对”的感觉,读者就被写手牵着鼻子走了。

这种事情和诓骗并没有两样,都是非常低级的做法。“消费社会”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现状,因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很多人会在变化中产生困惑和疑问。比如存在主义危机,中年危机等等凡此种种。很多人的焦虑好像产生得非常理所当然,却不知道去寻找或者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到了某个年纪我就得有这个危机?凭什么我身材不好就是罪恶?

如果你去探索和思考这样的问题之后,很可能你就完全不存在这种焦虑和危机了。这是因为所有的这些所谓主流舆论也好,亲戚朋友的观点也好,全都来自外界。是外界在给你设定一个角色,然后你被迫地必须去扮演好这个角色,照着剧本来。比如你上学你得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去个好公司稳定工作,到了什么时间你就得结婚生个孩子。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但是问题是这种美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别人告诉你的?

每一个人都非常不一样,为什么可以说这种所谓的“美好生活”就一定适合所有人呢?

问出这个问题其实就和“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人类终极问题类似了,其实就是在说“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我自己的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当然也完全不一样,人生意义不是别人告诉你的,也不是现成地摆在某个地方你去寻找回来的,而是必须由你自己去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

我知道这个说法的时候很惊讶,然后我去和一些朋友交流的过程我发现他们其实也和我有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自我认知的不足。就是没有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个体,是由独立的自我意识的这件事情。

这里提到自我认知是因为外界或者说环境之所以可以给某个人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我认为是自我认知不足的关系。环境当然会对一个人产生影响,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足够充分,说得流行一点就是内心足够强大(其实这种类型的话我非常不喜欢,说了跟没说一样,类似的还有什么存在即合理之类的),那么环境对他的影响就会非常有限。因为他会去吸收外界给他传递的信息,但是一定会经过自己的过滤和处理,最终决定对于自己来说,我应该要根据这些信息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或者改变。

回到消费主义的话题来。我现在之所以可以很坦然地承认几年前的我是随大流的,是消费主义社会的普通一员,而且今天也仍然是,那是因为我并不会在意我讲出这句话的时候,别人会揪着这个点怎么样地来评价我。这并不是说我完全不在意,而是说这种来自外界的东西对我的影响变少了。于是我就可以在一个相对孤立或者安全的空间里面,去思考我买文具和使用文具这件事情本身,他对我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情。

我得出的结论是:我喜欢这些文具,而且我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可以负担我的这份喜欢。我可以去购买品质更好的文具来取悦我自己,但是某一天如果我买不起了,那我也完全能够接受使用更便宜的,品质比较一般的文具。也就是说,物质在这里变成了一个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东西,我在购买它的时候所期待的它在“身份认同”方面能够带来的东西的欲望在降低,而期待的它的实际使用价值的必中在提高。

所以如果从非常商业的角度来看待“消费升级”这件事情的话,我认为可能二三线城市未来的消费在“身份认同”这里的投入会变多。比如星巴克作为一家咖啡馆,他的本职是卖咖啡,但是也带有“身份认同”的属性在里面,无印良品在中国也是这样的路数。而随着越来越多人的觉醒,原本通过购买物质来获得身份认同的人可能会转向更多别的东西。

比如说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通过真正意义上的能力提高来获得身份认同。可以是学个乐器,学画画,提升鉴赏能力之类的。这种做法我认为是正向的,是会让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但是学习毕竟是非常痛苦的过程,所以我认为还是会有相当多的人,会选择和购买某个物质一样的更加轻松的路子。比如说为了身份认同而旅行、逛博物馆、看艺术展之流。如果一个人是为了提升自我,或者纯粹为了享受旅行这件事情的话,他其实会觉得去趟欧美南北极发不发朋友圈都无所谓,但是应该还是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到了这个地方不拍照发朋友圈就亏了。

现在很多博物馆的展览喜欢做色彩艳丽的装置艺术展,或者用纯度比较高的单色背景做幕墙,其实就是考虑到可能来参观的人会有相当一部分是想要拍张好看的照片去发朋友圈的。之前广州省博有一场穆夏的展览,他的插画非常漂亮也很适合拍照,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女性观众前来参观。

有艺术修养或者接受过专业艺术训练的人,可以从穆夏的插画里面看到很多东西。就像一个工程师可以看到淘宝背后极其庞大的系统而普通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淘宝嘛”之类的,这属于专业认知上的差距。当然也并不是说光拍照发朋友圈这样就完全不好,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什么的自由,去一趟博物馆看一下画起码还培养了审美能力,这也是件好事。不过我想表达的点在于“消费内容的转变”。从以前购买稀缺物质来展示自己,到未来的购买稀缺的抽象象征的东西来展示自己。这大约就是所谓“消费升级”想要表达的东西吧。而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认同,还是得回归到比如凭借自己的艺术修养对穆夏的画做出评价这方面来,相形之下,普通照片就是普通照片,既没法获得身份认同,除了自己留念之外也没有多大价值。所以有人喜欢拍照那就拍吧无所谓,只不过在看的人眼里,可能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或者有价值的信息罢了。

回到我自己身上来,我作为消费社会里非常普通的一员,未来可能会怎么做呢?首先我要指出过去的我曾经受到消费主义的困扰,消费主义和身份认同给我带来过焦虑和负面的情绪,但是现在这种情绪已经不存在了。具体地说,比如某年出了一个新的电子产品,比如 iPhone,或者 Kindle,我就会不自觉地在脑袋里 Picture 出拥有这个产品了之后我可能可以获得的美好的场景,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播广告。但是现在我不再有这样的困扰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看到新的电子产品也完全没有以前那种“噢好想买一个”这样的情绪在了。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过去几年里也确实深受其害地买了很多我自己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所以现在我会更理性地去看这些新产品,会去分析我是不是真的需要它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买。

消费这个事情虽然有它负面的一面,但是它也是日常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所以我还是会继续购买一些新的东西来取悦我自己。但是关于“身份认同”这里,我可能会尝试从其他方面来获取。比如我们讲得虚一点,鸡汤一点:

要做有价值的事,而不是有价格的事。

如果哪一天我能够通过做了“有价值的事情”而获得更多人的认可,那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认同,而不是比如毫无意义的物质炫耀,旅行炫耀,以及粉丝数炫耀。

2018.09.12/上午

于 T.i.T 创意园

P.S. 最近看了听了很多颇具启发性的文章和播客,包括 Rio、张潇雨、史秀雄等人产出的优质内容,也与很多朋友交流和讨论了一些自己长时间以来所面临的困惑和疑问,内心涌动颇有无处宣泄之感,遂作此文。也许有很多观点各位读者曾经看过,会油然升起有“这不就是谁谁说的”这样的鄙视之感,关于“谁谁说过我还能不能说”这点我们可以在另外的文章讨论。如果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些话题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欢迎以留言、发消息等形式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