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影夜读 #143 安藤忠雄 – 《安藤忠雄都市彷徨》

2017年7月3日 · 7 years ago

每周读书 #143 旅途中的畅想与思考——安藤忠雄《安藤忠雄都市彷徨》

我是在念大学的时候才有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第一次看到壮阔绮丽的山水风光,迥然不同的民族风情,像第一次走进国画,像第一次坠入梦境。自那以后,我就喜欢上了旅行。

随身带一本笔记本,在火车上,飞机上,忙碌的旅途中一有空隙就写个不停。如今本子已经换过几次内页,走过些有意思的地方。曾在懒洋洋的海滩上悠悠地行走,也曾在湿漉漉的碎石路匆匆地躲雨,旅行有悠闲有艰辛,旅途有原野有高楼。看过的风景也好,吃过的美食也罢,旅行中最有意义的,大约是潜移默化间带来的成长。这些年出国旅行已经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几乎哪里都有中国游客的身影。但是在 1960 年代,世界仍处于一片动荡之中,中国有“文化大革命”,法国有“巴黎五月风暴”,日本有“学运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年身无分文的年轻的安藤忠雄,开始了他在欧洲的流浪之旅。

“旅行“不只是身体的移动,重要的是畅想、思考。

当年抱着拜见建筑大师 Le Corbusier 想法开始流浪的安藤忠雄,如今已成长为一位名建筑师,他的许多建筑成为游客们朝拜的地点。他不仅是一位建筑师,亦是文笔极佳的作家。《安藤忠雄都市彷徨》一书,就是他在旅途中的畅想与思考。

踏进光之教堂的那一刻我想:“啊,这就是那个有名的光之教堂啊,真小。”一眼可以看到尽头的十字架,嵌在清水混凝土的墙体里,装着干净的玻璃,光透过十字架浸润整个教堂。那天下着小雨,昏暗的教堂里立着小灯,光从建筑师设计的十字架与玻璃窗来,斜向贯穿整个教堂的墙体的空隙间也漏下迷蒙的光线。允许游客进入的时候,教徒们已经做完礼拜。空荡荡的教堂里仿佛呼吸可闻。没有梵蒂冈式繁复的纹理与形象,安藤忠雄用朴素的墙和光,打通了与上帝对话的信道。

据说为了实现这些“朴素”的清水混凝土墙,其背后需要耗费的资源是十分可观的。清水混凝土类似石材的质感已极具装饰性,不需要额外的装饰性材料,所以为了防雨水侵蚀,需要增加额外的防水涂层。而为了这个“朴素”的装饰性,像是绝对平整的表面和完全对称的孔眼,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极高,能够完成光之教堂建模的工匠,本身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和精度。这面看似普通的墙,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啊,抚摸光之教堂的外墙时我想。

这座位于小城茨木的普通教会尚且能够引发旅者的想象,更不用说矗立在欧洲几千年的建筑了。1968 年,27 岁的安藤忠雄开始了米开朗基罗的巡礼之旅。在罗马,端详着圣彼得大教堂的《圣母怜子像》,仰视着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和《最后审判》;在佛罗伦萨,注视着美第奇家族礼拜堂的《昼》、《夜》、《晨》、《昏》。米开朗基罗的委托工作往往需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去完成,他既是文艺复兴三杰中寿命最长的一位,也是艺术热情最为旺盛的一位。有些人写游记会以自己的视角记录旅途的感动与快乐,读者仿佛跟随作者一同体验了旅途的艰辛与美好,而安藤忠雄的游记则会写出自己的思考,从米开朗基罗耗费三十四年建造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联想到自己花费十四年建造“六甲集合住宅”的案子。

对于现代建筑来说,这个案子真是非常耗时的作品。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安藤忠雄觉得米开朗基罗可以长时间做同一个项目真是令人吃惊。

这种近乎贪婪的工作态度,令我觉得所谓的艺术家“创作者”,还真是欲念深沉的人啊。
……
看到米开朗基罗在创作上如此强大的意念,是我不得不感到所谓的“创造力”,还真不是一个善良的人所能拥有的东西呢。

不管是记录式的游记也好,思考式的游记也罢,能够让读者感动的文字就很可贵。读《安藤忠雄都市彷徨》,有些地方我曾去过,有些没有。去过的地方结合自己的体会,常有“没错就是这样”的感觉,也会有“啊原来还可以这样思考”的火花,没去过的地方读到有意思的段落会觉得“真想去一趟这个地方啊”。

今年(2017 年)东京国立新美术馆开馆 10 周年,除了草间弥生史上最大展览以外,也办了名为“安藤忠雄——挑战”的展览,号称要在现场一比一还原“光之教会”建筑。虽然比较怀疑在有限的空间里“欣赏建筑”会有怎样的效果,但是能把安藤忠雄散落在各地的不同建筑通过照片、影片、模型等形式汇集到一起,应该也是件有趣的事情。

如果可以的话,还真想去一趟雪地里的“水之教堂”看一眼啊。

17.07.02/夜
于自居

参考资料

  • 本期书名: 安藤忠雄都市彷徨
  • 作者: 安藤忠雄
  • 译者: 谢宗哲
  •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 ISBN: 9787807430193
  • 版本: 纸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