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影夜读 #120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家?——《剑桥艺术史:20 世纪艺术》

2016年4月27日 · 8 years ago

每周读书 #120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家?——《剑桥艺术史:20 世纪艺术》

一、20 世纪艺术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1897 年完成这幅巨画的时候,高更已身患重疾,大溪地荒蛮原始的环境给了画家无穷的创作源泉,也给了他贫病交加的苦痛,是不是非得经历常人无法体会的苦难才能见到常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这个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放射在无穷无尽的信息,我们从可见光接收的,我们从听觉接收的,我们从自己的脑海中构建的既不可视也不可闻的。当疯狂的信息流不可阻挡地涌入我们的大脑,哪些无法过滤信息噪音的人,很可能就成了所谓的“疯子”。艺术家是可以接受比常人更多信息的人,不过他们与疯子不同,疯子分辨不出来幻觉与真实世界,但是艺术家可以。

不过艺术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艺术家无法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内心疯狂的世界。梵高和高更是 19 世纪末后印象派的代表,他们的作品中所表达的个人情感明显要比古典作品狂放得多,这是当时的一种趋势,艺术家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企图去应对这个瞬息万变,可爱又可恨的世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为了达到惊世骇俗的效果,为了充分表达艺术家内心汹涌澎湃的信息狂潮,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反传统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印象派的手法已经足以给观众造成感官上的刺激,无论是莫奈的明暗交错、转瞬即逝的光影效果,还是梵高色彩艳丽、气氛诡怖的惶惑不安,都是跳脱文艺复兴以来学院派的透视技巧,跳脱和谐平衡宁静美好的传统美学,试图以艺术家自身的强烈思绪感染观者的手段。

到了 20 世纪这个充满巨变的时代,这种突破传统的趋势获得无与伦比的发展。在这个时代,两次世界大战给全球带来灾难同时也带来重组,科技的高速发展给社会带来新的思想也带来对传统的质疑,人们不再关注过去,而是把目光放到当下与将来。历史也好传统也好,在我们所生活的今天,已不再是主导地位。以前社会变化缓慢,有丰富人生经验的老人备受尊崇,但在今天,年轻人的好奇心与学习能力越来越成为主流,社会变革太快,也变得越来越宽容,我们可以质疑任何一种传统权威,可以提出任何在以前看来惊世骇俗的问题。

毕加索-亚维农少女

1907 年西班牙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的画作《亚维农少女》展出,这幅人形扭曲扁平,几乎没有提现空间的画作在当时颇具争议。这幅画描述的是西班牙一所妓院的场景,画中人似乎是由女性身体上的许多小平面构成的,它们是从多个不同的方向观察而成,但是拼在一起却很难一眼辨认出来。毕加索还借用了原始艺术,左边第一个女性的脸像古埃及的人物形象,右边两个则仿佛戴着非洲面具一般。毕加索的这幅画是背离传统的,即使是毕加索的朋友也有人对这幅画持批评态度,野兽派的代表马蒂斯就认为这幅画不过是个玩笑。

但是不管评论的声音是批评也好不解也好,以毕加索为首的“立体主义”仍然是 20 世纪的第一个新艺术运动,也是影响十分深远的一个运动,这个运动,就从这幅《亚维农少女》开始。

立体主义运动分三个阶段,从探索到分析解构再到最后的综合立体主义,形体越来越不受重视,被越来越多地分解,但实际上艺术家又不能完全抛弃形体,否则画面上的东西就认不出来是什么东西。无论再怎么抽象,绘画始终是一种视觉艺术,如果不能让我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无从表达任何东西了。当然有人说什么都没有可以表达“空”,但是“空”真的什么都没有吗?一张空白的画布放在展览馆精心布局的空间里,灯光的颜色打在画布上,画布的纹理,灯光的角度造成的墙上的阴影,这些可都是作品的一部分啊。20 世纪有许多艺术运动,其中至上主义就是追求用最为“纯粹”的形状与颜色来表达“纯粹”的意识或者无意识,并且不受任何思维形式的干扰,按照这种思维发展,最后至上主义的代表马列维奇在白纸上画下了一个白色的方块,这就是这种追求所能到达的极限。

马列维奇-白色上的白方块

20 世纪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奇怪的”抽象艺术流派,是因为艺术家要突破传统,于是他们往往抓住艺术形式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发挥。立体主义就是从形体的解构上入手,把传统绘画中描绘实物的技巧彻底分解,可以说,这些艺术形式都是一种试验,是在探索新艺术形式的方式。理论上立体主义艺术家可以尽可能多的表现物体的方方面面,但是在实践中,人们却往往难以识别这些破碎支离的形状,比如立体主义的另一位代表乔治·布拉克的两幅画作,房屋、静物与鱼的形体被分解四散,以及毕加索的拼贴画,这些东西抽象到简直不知所云。

乔治布拉克

关于立体主义为什么要反对使用绘画来造成真实的错觉,我们不得而知。事实上如果把绘画局限于传统的对真实世界的模仿,那么艺术所能表达的内容就有些狭窄。从前几周的介绍中大家可以发现,古代的艺术家在事实上更像是一名工匠,古希腊的工匠在制作雕像的时候不满足于从埃及模仿来的僵硬形态,于是在解决一个个技术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出现实主义的审美与技艺,古罗马则是统治整个欧洲大陆的帝国,帝国的艺术最耀眼的地方在于恢宏的建筑以及无与伦比的大工程。到了中世纪,艺术家们为宗教服务,这时与其说艺术家是为了艺术而创作,还不如说是为了教会而制作传教的工具。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们得以在一个相对宽容的环境下工作,虽然也需要根据赞助人的要求来制作艺术品,但是已经开始慢慢脱离匠人的束缚而追求艺术家内心的美学向往。

那么在今天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里,艺术到底是什么?艺术家又是什么?以前可以说希腊人需要建设神庙,艺术家就是设计神庙,雕刻塑像的人,文艺复兴时期的贵族与商人们需要建设自己的宫殿与公馆,艺术家就是设计建筑,制作装饰画与雕像的人。在这样的时代,没有摄影术,能够真实地描绘出现实世界的样子的艺术家是很吃香的,肖像画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王室的专利,普通人是没有自己的肖像画的。但是摄影术出来了,书籍成为了廉价的消费品,电影电视剧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触及的娱乐,还有电子游戏,还有互联网,在这样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艺术已不再是人们认识世界,学习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艺术家在当代,亟需找到自己新的位置。

可以说 20 世纪的艺术史,就是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在进行探索与讨论。立体主义是第一个打破传统的运动,它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打破了西方绘画中的一切禁忌和传统,虽然立体主义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我们并不清楚,甚至艺术家本人也说不清其中带有神秘主义的部分,但这并不妨碍立体主义对后世的影响。艺术家从这个时代开始,极大地解放了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整个艺术史看下来,20 世纪的解放是最令人激动的一段。但是也是最危险的一段,探索的过程总免不了走弯路,可以说,现代艺术中最好的那部分作品,与传统艺术中的经典相比较,少了许多内容。尽管评判一件艺术品不能单以技术作为衡量标准,但是我们既然允许质疑传统,当然也应当允许质疑现在,我觉得包括毕加索、马蒂斯等大师在内的最著名的作品,在观感上确实不如古典主义作品来得细腻与精致。所以我个人的内心是期望在未来有一种新的艺术,能够既包含古典主义的细腻和精致,又具有现代艺术的奔放与自由,可以想见,那将是一种多么令人兴奋的艺术啊!

16.04.26 / 夜
于自居

二、关于当代艺术

今晚杜蕾斯直播百人试戴保险套,最后发现是一场大忽悠,有人说这是一场行为艺术,我倒觉得“行为艺术”这个词用得太滥,实际上网路上流传的所谓“行为艺术”并不被多数人承认属于“艺术”的范畴。在这个宽容的时代,你必须允许不同的艺术形式的出现,但是泛滥的概念又容易混淆公众的视野,导致“艺术”的界限日渐变得模糊。

毕加索在《格尔尼卡》这幅画里,是当时所有抽象艺术中使用大众语言表达大众意识最为清晰的一件作品,也因为这一点它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值得被大家一遍又一遍地提起。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常常试图用自己的理解去表达大众的共同意识,大众在观看艺术品的时候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完成一件作品,如果艺术家的传达技巧足够好,情感足够饱满,内涵足够深刻,主题足够动人,这件艺术品就很能与大众取得共鸣。当代出名的艺术家往往在大众语言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所以他的作品流传足够广,他的商业价值也就足够高。比如国内的当代艺术家岳敏君的代表形象:大笑的男人。

岳敏君

他所使用的表达手法足够新颖,足够吸引大众目光,同时又针对当下社会作出强烈的嘲讽,观众从这个大笑的男人脸上的表情看到不和谐,看到可笑,感到不安,于是感到内心的触动。但是在国内进行文化创作有太多限制,许多敏感的话题艺术家们没法触碰,一碰就死,所以最多只能消费“革命”,消费当下,消费不触碰底线的内容。

日本当代艺术家

这点上日本的环境要宽松得多,不管是罹患精神疾病使用波点来表达世界的草间弥生,还是使用高额头邪恶小女孩形象的奈良美智,抑或直接嘲讽日本火热的动漫行业,把动漫手法与传统日本画结合的村上隆,他的“五百罗汉图展”以 2011 年造成日本核泄漏事件的“东日本大地震”为灵感,号称要构建日本人心中新的精神寄托。这些艺术家都是商业上的成功者,我们活在当代所以还会有很多聚光灯以外的东西我们看不到。卡拉瓦乔是在死后很多年才被考古学者和艺术史学者重新发现的,历史上许多有名的画家不管在他生活的年代是光芒四射还是籍籍无名,都有可能因为时间的原因而被埋在历史的沙堆中等着有一天有人去发掘。我相信当代艺术家里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但是极富创造力的人,20 世纪以后的艺术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也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艺术,所以是我们所无法归纳进史书,一句话讲清楚的艺术。

在这个艺术史系列结束之前,我想发一句感慨,我觉得我在学习这个主题之前,对于所谓的“艺术”的了解实在太少。都怪 20 世纪,都怪这短短的几十年就把整个艺术史搞得天翻地覆的现代艺术,我们现在看不懂的,我们现在觉得新奇又陌生的这些东西,其实不过近期才出现的,更早以前它全然不是这个样子。以前有朋友跟我说过,你这样看书没有主题呀。那时候我觉得自己读书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娱乐,跟看电影电视剧一样,不过在娱乐之余做点笔记,可以顺便学点东西,即便是一本小说,你也可以学习作者写作的技巧。到了今年年初,我是不是该做点改变了,于是“要不要挑一个主题来看书呢?”这样的念头很自然地就跑出来。

当时我正在读毛姆以高更为原型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便想学学欧洲的文化与历史。于是从北欧神话到希腊神话到艺术史,阅读的过程中我通过维基百科与网路上的欧洲历史介绍视频补充背景知识,一路下来竟然从一个艺术小白到能够稍稍理解艺术作品了。

“挑一个主题来看书,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嘛。”

不过这样连续不断地只看一个主题会有点累,所以虽然下一周的读书还没写,不过我已经看了几本小说调剂一下了(笑)。后面我会把学习的过程分享一下,比如如何从一个艺术小白慢慢学会欣赏艺术,比如如何在阅读完一本书之后能把重要的东西记在笔记中和脑子里,这过程中笔记是我个人用得最多的工具,看过的东西很快就还回去了,唯有写下来的东西能成功脑中的一部分。

共勉。(好老土,你是哪个年代的啊喂

16.04.27 / 凌晨
于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