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影夜读 #113 Susan Woodford — 《剑桥艺术史:绘画观赏》

2016年3月11日 · 8 years ago

大雨过后,玻璃窗台,一个个劬劳的身影低着头走过,行色匆匆,不像在生活。我想起 L. S. Lowry(劳里)以城市工业为背景的画作——Coming From the Mill。灰冷的背景,佝偻蹒跚的人群,没有一棵树木的街道,下班的人们步调一致的脚迹,凄美而虚无。

Coming From The Mill

看着路人上班时仓促的脚步,我想文化毕竟是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东西,如果生存还是生活的负担,就不会有人去关注温饱以外的东西。2010 年中国 GDP 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尽管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是这几年一线城市的人们除了工作之外,已经开始关注健身与阅读等个人发展,可以看到文化开始发展的苗头。但是艺术(尤指西方主导的 Fine Art 视觉造型艺术如油画)却是其中门槛较高的。健身只要有正常人的身体就能做,阅读只要识字就能读,但是艺术如果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审美能力,则只能看到无聊与不解。

1983 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面向学生与普通大众的艺术丛书,叫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Art,2009 年译林出版社出版了其中译本,书名为《剑桥艺术史》,直接把 Introduction 给吞了。光看中文书名大家可能以为是严肃的砖头著作,其实翻译为「艺术史简介」或者「艺术简史」可能更符合本书的定位。这套书分为 8 册,内容涵盖了古希腊艺术到 19 世纪艺术,每一册都非常薄,有大篇幅的彩色插画,没有艰涩的术语,十分易读。本周我们要介绍的是丛书的最后一册——《绘画观赏》(Looking at Pictures)。

今天国内的群众对于艺术的距离感,我觉得可能有几个原因:

  1. 国内比较少有机会甚至没机会接触到艺术真迹

    以我为例,我出生在一个三线小城市,市里只有一个老博物馆和几个规模很小的图书馆。学校有美术课但基本都是看着课本里的印刷品做讲解,所以直至到广州上大学以前基本没有机会接触真正的艺术品。这样的话,我对于艺术的理解就完全来自于课本上的印刷品,以及屏幕上的图像,这些东西与真迹是有天壤之别的。首先印刷品是平面的,没有办法感受到作品的空间感,比如雕塑作品,或者油画上的笔触,其次印刷品在体量上与真品无可比拟,且莫说大型雕塑与建筑,就是油画作品也常常有体量巨大的,比如高更的代表作—— *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 ——就是一幅 139cm X 375cm 的作品,光是站在这幅作品面前,其震撼力就远非纸上小图可以比拟。于是当我第一次在美术馆看到浮世绘的真迹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浮世绘是如此具有立体感的,是经过许多道复杂工序由多名画师、雕刻师合力才制作成的。所以要想感受艺术,首先得感受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艺术品的体量、材质,甚至博物馆精心设计的展览布局都会影响到观赏者的体验。

  2. 群众普遍缺少对艺术的观赏能力

    这一点与第一点是紧密关联的,在没有见过真迹的情况下,观者的感性认识都还没有很好地培养起来,就更不用谈深奥的艺术理论学习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看画也是一样的道理,即使完全不懂画,在美术馆泡多了也能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至少能分辨出哪些东西是雅而不俗的,哪些是俗不可耐的。

  3. 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艺术,由于文化差异对中国观众来说不太好理解

    现在提到「艺术」一词,大家脑里首先浮现的恐怕是断臂的维纳斯,或者梵高的星空,或者是中世纪的画家所作的大量神话和宗教题材的作品。其实「艺术」涵盖甚广,雕塑也好绘画也好,只是属于「视觉造型艺术」一支,西方艺术只是世界艺术的冰山一角。只是如我们文首所述,文化是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东西,先有国民温饱才有文化繁荣,现在世界经济的前沿多是西方国家,我们的学校在介绍艺术一块的时候也多以西方艺术举例,所以才有一种「一提到艺术就是油画」的假象。这种假象有什么问题呢?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不了解,我们知道有希腊神话,有北欧神话,有耶稣基督,但是希腊神话里各个主要的神的角色呢?整个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呢?奥德修斯呢?还有奥丁和索尔的故事,还有基督教的故事呢?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恐怕除了几个名字之外,就一无所知了。而西方早期的艺术主要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雕塑与建筑,中世纪的艺术主要是基督教,文艺复兴开始又回归古希腊罗马,漫长的中世过后才开始转而关注人本身。在不了解这些文化的情况下,中国观众很难去理解画里的故事。

    Botticelli - Venus and Mars

综上,一个像我一样完全没有美术专业知识背景的普通人,要学习艺术观赏,首先就需要了解一定的西方文化背景,大概从北欧神话、希腊神话以及基督教文化入手,了解主要的故事即可,不需要清楚地记住每一个人名,但是在看画作的分析的时候,至少能看到一个神的名字能想起来他所代表的东西,比如看波提切利的 Venus and Mars,能知道维纳斯是爱神代表爱与温柔,马尔斯是战神代表力量与战争,这幅作品宁静祥和,意喻爱的力量征服了战争。在不了解阿尔斯(即古希腊神话的阿瑞斯)的残暴故事的时候,观者是很难体会到这副画的寓意的。然后我们要尽可能地去观看真实的艺术品,而非印刷品。我们的邻国日本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文化非常繁荣的国家,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厉害的输出。比如建筑师安藤忠雄,电影导演黑泽明,歌手小野丽莎,作家村上春树,艺术家草间弥生。能有今天的繁荣景象,有一部分要归功于日本的覆盖率非常高的文化设施。比如看 iMusuem App 收录的比较大型的博物馆(包括美术馆),广州是中国的一线城市,只有 5 个博物馆被收进 App,东京有 16 个被收录,而没被收录的就更多了,WikiPedia 有一份 List of Musuems in Tokyo,上面包括画廊在内有 130+ 个。在东京银座一带,几乎走两个路口就有一间小型的博物馆,即便是极北苦寒之地,的小城镇小樽(日本电影《情书》拍摄的地方)都有一家美术馆,展品还挺有意思。相反国内除了北上广深就很难有规模比较大的展览了,去美术馆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有条件的读者就更应该多多珍惜了。

有了前期的准备之后,我们可以看《剑桥艺术史》丛书,丛书的前七册是分别介绍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挑选了比较有名的作品来讲,最后一册《绘画观赏》则是告诉我们如何去欣赏一幅画作,不作具体的限制。书本一开始提出了四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这四个问题去看一幅画:

  1. 为什么要画这幅画?
  2. 作品传达了什么样的文化背景?
  3. 作品是否写实?(如果写实与否同画作本身是不相关的,则不应该提这个问题)
  4. 作品的构图设计怎样?

带着这四个问题,作者挑选了多幅名作进行对比分析,要了解一幅作品好在哪里,首先要知道怎样的作品是不好的,这点是这套丛书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丛书在介绍古希腊罗马的作品时就是循序渐进地,从早期的作品一点点发展开来,艺术家在解决了一个问题的时候又遇到了下一个问题,于是迎接挑战,克服种种技术难题,不断获得进步与提升。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能否真实地表现自然不仅至关重要,而且是一种挑战。艺术家们为了解决写实的问题大量运用透视法和解剖学知识,比如我们熟知的大师达芬奇就既是一名画家也是一名解剖学家。通过本书作者的解读,我们能够了解艺术的价值,也能够了解真实的作品与印刷品的差距,在看书中插图的时候,我往往要结合标注的尺寸,想象自己站在这幅画面前大概是什么样的比例,试图在脑海中还原对画的观感。我曾在美术馆看过达芬奇《圣母像》(The Madonna with the Yarnwinder)的真迹,虽然当时人太多只匆匆看了一瞥,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还是十分有趣。昏昏暗暗的独立展区里,拥挤但秩序井然的队伍,两边是守卫森严的保安,灯光正好打在圣母像上,油画在厚重的画框里静静地安放着,就快排到我了,心里竟有点紧张。然后就是在不影响后面队伍的情况下尽可能慢地一步步走过去,多看一秒就多一点满足。

我几乎谈不上艺术修养,了解的画家也不多,但是如果有碰上有意思的展览我还是会去看看,生活本来就应该是很有趣的事情,如果整天让消极负面充斥了自己,那与浪费生命有什么区别?欣赏艺术不过是许多有趣的事情的其中一件,只是如果欣赏不了艺术,大约与不识字一般,少了一项生活的乐趣了。希望各位读者能从阅读与艺术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

16.03.10/夜
于 T.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