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影夜读 #115 教堂!教堂!教堂!——《剑桥艺术史:中世纪艺术》

2016年3月25日 · 8 years ago

每周读书 #115 教堂!教堂!教堂!——《剑桥艺术史:中世纪艺术》

黄叶冷雨满地,阴云的日子里昏昏幽幽,像欧洲中世纪。我们太习惯于欧洲今天的强大,容易忘却「黑暗时代」的印记。古希腊罗马之后,北方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唯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得以存续一千多年,从 4 世纪到 14 世纪,中世纪结束后,文艺始得复兴。

日耳曼人入侵的时候,地球另一边的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修建云冈石窟之际,中世纪结束的时候,是 1492 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大航海时代的开端,那时中国已是明朝,离开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已有数十年光景。称这一千多年的时间为 Dark Age 是因为整个欧洲在文艺方面的衰退,但是现在随着考古的发现以及学者的研究,已不再认为整个中世纪都是「黑暗时代」了,蛮族混乱时期只能算中世纪前期,中后期仍有不少艺术作品留下。

承接上周介绍的《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这周我们介绍丛书的下一册:《中世纪艺术》。前面说混乱时期留下的文物比较少,所以这本书主要介绍的 11 世纪到 14 世纪期间的艺术,其中能够留存下来的基本都是建筑,而中世纪是基督教统治的时代,所以这段时间的艺术简单地说就是:宗教,宗教,宗教,教堂,教堂,教堂。

在前几篇文章我们说过现代的中国人比较难理解西方古代艺术,既有时空的距离也有文化的差异,要了解古希腊罗马艺术得先了解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源自希腊神话),要了解中世纪的艺术则需要先了解基督教。

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后不久,东边的拜占庭帝国就由君士坦丁大帝正式承认了基督教,基督教在政治权力的影响下飞跃式发展,很快占领整个欧洲,连作为入侵者信仰的北欧神话也受到影响。我们说文化是基于经济基础的东西,11 世纪后各蛮族部落开始稳定下来,西欧渐渐恢复生气,这段时期整个欧洲世界的主题就是基督教,比如十字军东征最早就是以基督教收复圣城耶路撒冷为名,而基督教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品就是教堂。了解基督教比了解希腊神话容易,希腊神话的故事太多,多到你需要花上一两个礼拜的时间才能把神和英雄的故事全部读完,而基督教就一本《圣经》,虽然看上去体积巨大,但是如果只看耶稣生平的话,《新约》的《马太福音》就已足够。《圣经》分新约和旧约两部,旧约来自犹太教的经典《塔纳赫》,耶稣最早传道的时候就是传的犹太教的东西,但是不被犹太教承认,受到迫害,最后被钉上十字架。旧约创作年代久远,内容从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开始,我们熟悉的伊甸园与亚当夏娃就在旧约的故事里。新约是耶稣死后,由其后来的追随者所作,所以新约应该是最能体现基督教教义的部分,后来的许多艺术作品也都取材自新约里的故事情节,如果没读过这些故事,可能就不知道画里的人在做什么。比如经常出现在绘画作品里的「莎乐美」,她是希律王的女儿,希律王想要杀掉施洗约翰,但是怕犯众怒。于是到希律王生日那天,莎乐美献舞,希律王就起誓要送一份礼物给莎乐美,不管她想要什么。然后王后希罗底就唆使莎乐美要求约翰的人头,于是希律王假装忧愁不好违背誓言的样子,派人取下关押在囚的约翰的人头。很多艺术家都有作品表现约翰人头呈上的一幕,所以不了解这个背景知识,可能就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个人头在盘子里,也就不了解作品里人物的情感。

《剑桥艺术史》的每一册都很薄,出版的目的是面向普通读者,内容简要,语言朴实易懂,同时也省去了许多背景介绍。这些背景知识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是常识,但是对于很多中国读者来说可能就有点困扰,所以建议读者们还是稍微花一点时间,读一读《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部分,先做点功课,再来看中世纪的艺术。了解基督教对于后面看文艺复兴以及 17 世纪宗教主题的画都很有帮助。

回到中世纪艺术上来,这段时间的艺术发展可以分为罗马式艺术与哥特式艺术两个阶段。罗马式(Romanesque)艺术的 Romanesque 这个词是 19 世纪发明的,用来指「似罗马的」建筑。这类建筑的特点是采用类似古罗马时期的厚石墙和拱顶。11 世纪到 12 世纪是欧洲教堂建筑空前增长的时期,涌现出大批使用罗马式风格的教堂。

拱顶

罗马式拱顶见上图,一开始人们使用筒形拱顶(1),由于采光不佳,后来又发展出交叉拱顶(3),基本上见到这些半圆拱顶就可以认为是罗马式建筑了。

圣塞宁教堂

罗马式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为图卢兹的圣塞宁教堂。因为当地缺乏石材,整个教堂基本是用当地产的桃红色的砖砌成的,教堂中殿是非常高大的筒形拱顶。使用拱顶最大的好处是比简单的横梁顶跨越更大的空间,于是建筑师需要使用的支撑物就更少,这对教堂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教堂的主要功能就是传教,当然越少的障碍物越好,这样参加礼拜的人就可以很容易看见站在最前面的教士们。罗马式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半圆形门楣上巨大的纪念碑式雕塑。《圣经》里面《启示录》所说的末日审判是很多艺术作品的共同主题,基督教传教的时候有两个主题非常重要,一是天国的美好,二是末日审判的恐惧。人生而有原罪,末日审判时罪人会被推入地狱,信耶稣者则可以获得耶稣的救赎。前面我们说 11 世纪的欧洲是落后混乱的时期,普通民众识字的非常少,于是雕塑和玻璃窗绘画就成为传教的主要手段。比起抽象的口头讲述以及基本没人看得懂的文字描述,图形无疑是更加直观形象的。这点不仅是罗马式建筑,整个中世纪的教堂建筑都是如此。

教堂为了突显天国的安宁与祥和,同时给人以高大的形象,就格外强调建筑的高度,教堂建得越高越好。于是在罗马式半圆拱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尖顶拱、肋状拱顶和扶壁拱,高耸瘦削的教堂直插天际,雄伟而神秘,多彩的玻璃花窗给人以幻觉版的迷梦之感,烛影摇晃之间,有些哀婉,却又崇高,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这种特色鲜明的建筑,就是有名的「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

「哥特式」一词最早源自文艺复兴晚期,当时的作家对这些建筑不屑一顾,认为这些尖尖的拱、带肋架的拱顶和精细的装饰都是野蛮的,只有毁灭了罗马文明的「哥特人」才会做出这种东西。今天我们再看这些建筑,已经不带贬义了,由于早期这种风格是从法国巴黎附近开始,所以「哥特式风格」还有一个名字,叫「法国式风格」。今天「哥特」一词还带上了其他的含义,在形容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时候通常和黑暗、恐怖联系在一起,比如美国导演蒂姆·伯顿(Tim Burton)的作品——《僵尸新娘》(Corpse Bride)。

圣但尼修道院

哥特式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早期、盛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最早的哥特式建筑起于巴黎北面的圣但尼修道院(Abbaye de Saint-Denis)。西罗马帝国被灭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兰克王国是西欧最重要的国家,后来法兰克王国分裂为西边的法兰西王国(今法国前身)、东边神圣罗马帝国(今德国前身)以及中间的中法兰克王国。几乎各种重要的历史事件都能看到法国的身影,比如维京后裔征服英格兰的威廉一世就是法国的诺曼底公爵,比如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时出战的贵族多来自法国,而今天因为雨果的小说而闻名天下的「巴黎圣母院」就是法国哥特式盛期的代表。

巴黎圣母院

自古以来为有权有势的人制作的东西要比为平民百姓制作的更容易保留,中世纪最有权势的人就是教会和王室,所以教堂是留存最多最完整的。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近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欧洲人在耶路撒冷周边建立了几个贵族小王国,虽然存在时间短暂,很快被伊斯兰国家灭掉,但是客观上欧洲人开始学习先进的阿拉伯文明,并在地中海开始发展航海贸易,这段时间威尼斯的占尽地利,唯利是图,威尼斯商人也成为后来莎士比亚讽刺的对象。十字军东征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以后有机会可以聊一聊。欧洲海上贸易的发展最终促成了地理大发现,也就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始,商业的发达让艺术也开始繁荣起来。于是到了哥特式后期,艺术不再是为王室与教会所属,而是开始转移为世俗私人服务。威尼斯因为占着十字军的集结地,又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在 13 世纪末成为欧洲最繁荣的城市之一。于是像威尼斯的黄金府邸(Palazzo Santa Sofia)这样的私人建筑开始出现。这时期欧洲各国的繁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蔓延到整个欧洲的瘟疫——黑死病。前面我们说中世纪早期最重要的王国是法国,当时欧洲有 1/3 的人口都是法国人,但是到了 13 世纪,黑死病直接消灭了 1/3 的人口,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许多人迁移到欧洲各地,于是艺术家就开始在很多国家活跃起来。

整个欧洲中世纪艺术史看下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其创作基本都是有非常强烈的功用性的,设计教堂的「石匠师傅」、雕刻回廊与门楣的雕刻家,给《圣经》大开本和小手卷画插画的画师,给教堂作湿壁画的画家,这些人无一不带着「为宗教服务」的目的去创作。这点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艺术家」就大相径庭。我们今天在美术馆看到的作品,由于其个人情感的表达要远大于作品的实用目的,又由于摄影术的出现,使得曾经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写实主义」在今天已没有那么重要。艺术家越来越重视强调抽象情感表达,普通观众就越来越难跟上艺术家的步伐。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想法呢?

格尔尼卡

我想首先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一定带着某种意义上的「目的」,比如建造圣但尼教堂时,苏热尔院长建议少用墙多用玻璃,彩色玻璃窗上的宗教画产生神秘的珠宝般的效果,教徒通过图画认识基督教,通过浸润在色彩斑斓的教堂中获得一种幻觉般的,走向天国的体验。我们可以说,修建这座教堂是实用上的目的,而彩色玻璃的应用则是抽象情感上的意义,这种艺术的实用目的要强于情感表达。而到了现当代时期,比如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共和国所辖的一座城市,在 1937 年西班牙内战时期受到纳粹德国地毯式的轰炸,当时毕加索受西班牙政府邀请为世博会西班牙区创作一幅画,于是毕加索创作了这幅伟大的立体派作品,对战争提出了强烈的控诉。画面中死去的孩子,绝望的母亲,身首异处的士兵给人强烈的观感。可以说在这幅画中作者侧重于情感的表达,而原本的实用目的(为世博会西班牙区作装饰画)则不太明显。

艺术本身有对观众述说的语言,但不会很精确,就像诗歌一样,朦朦胧胧,留给观众很大的想象空间。对宗教画来说,你可以想象耶稣受难的苦痛,可以想象耶稣升天的神迹,可以想象末日审判的壮烈,这些想象在事实上加强了教徒的信仰,对于现代艺术来说,是观者的想象完整了一幅作品,当你看着《格尔尼卡》的时候你在脑海中回放一场惨烈的战争,一次声嘶力竭的悲吼,是想象强化了这幅作品的魅力。这种通过想象体会到的情感要远比直接告诉你「天国真好」、「战争好残忍」要强烈得多。

16.03.24/下午
于 T.i.T

PS: 在广州的读者可以到一德路石室圣心大教堂参观,这座雄伟的教堂始建于 1888 年,虽然是后来「哥特式复兴」时期所建,但是也可以看到扶壁拱,尖形拱顶等非常有特点的建筑。枫影认识「哥特式」一词就是从这座教堂开始。